过程设备动态优化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课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课题来源 | 第11-12页 |
1.2.2 动态优化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及其应用 | 第12-14页 |
1.2.3 结构动力修改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 第14-16页 |
1.2.4 过程设备动态优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过程设备的动力学建模 | 第20-33页 |
2.1 过程设备的载荷分析 | 第20-29页 |
2.1.1 介质压力及压力脉动 | 第20-25页 |
2.1.2 地震载荷 | 第25-26页 |
2.1.3 风载荷 | 第26-29页 |
2.1.4 重力载荷 | 第29页 |
2.2 过程设备的动力学模型 | 第29-32页 |
2.2.1 过程设备动力学模型概述 | 第29-31页 |
2.2.2 有限元建模法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过程设备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33-38页 |
3.1 固有频率和振型 | 第33-34页 |
3.2 动力响应 | 第34-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过程设备的动态优化方法 | 第38-48页 |
4.1 结构动力修改的基本原理 | 第38-39页 |
4.2 过程设备动态优化的三要素 | 第39-42页 |
4.2.1 目标函数 | 第39-41页 |
4.2.2 设计变量 | 第41页 |
4.2.3 约束条件 | 第41-42页 |
4.3 过程设备的动态特性灵敏度分析 | 第42-46页 |
4.3.1 灵敏度的概念 | 第42-43页 |
4.3.2 灵敏度分析的分类 | 第43页 |
4.3.3 动态特性灵敏度计算 | 第43-46页 |
4.4 修改结构的重分析 | 第46-47页 |
4.4.1 摄动原理 | 第46-47页 |
4.4.2 修改结构重分析的方法 | 第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多管式三级旋风分离器的动态优化 | 第48-64页 |
5.1 多管式三级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及损坏分析 | 第48-49页 |
5.2 多管式三级旋风分离器的建模及动态特性分析 | 第49-53页 |
5.2.1 多管式三级旋风分离器的动力学模型 | 第50-51页 |
5.2.2 多管式三级旋风分离器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51-53页 |
5.3 多管式三级旋风分离器的动态优化 | 第53-62页 |
5.3.1 动态优化三要素的确定 | 第53-54页 |
5.3.2 多管式三级旋风分离器的动态优化 | 第54-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64-66页 |
总结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