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21页 |
第一章 相关范畴界定与理论回顾 | 第21-41页 |
第一节 法治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6页 |
一、法治概念探寻 | 第21-23页 |
二、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 第23-24页 |
三、法治国家与法治区域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法治的内涵 | 第26-31页 |
一、法治的构成要件 | 第26-29页 |
二、法治的形成基础 | 第29-31页 |
第三节 法治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31-41页 |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 | 第31-34页 |
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 | 第34-37页 |
三、规制经济学的理论分析 | 第37-38页 |
四、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分析 | 第38-41页 |
第二章 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70页 |
第一节 区域经济系统运行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 | 第41-49页 |
一、区域经济系统要素研究概述 | 第41-46页 |
二、“法治环境”与“法制要素”辨析 | 第46-49页 |
第二节 法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49-61页 |
一、法治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环境 | 第49-52页 |
二、法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 第52-56页 |
三、通过法治建立科学高效的区域经济管理模式 | 第56-59页 |
四、法治对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有效调控和规制 | 第59-61页 |
第三节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法治实践和经验 | 第61-70页 |
一、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法治实践 | 第61-65页 |
二、欠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法治实践 | 第65-67页 |
三、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法治经验 | 第67-70页 |
第三章 法治建设与区域特色经济 | 第70-88页 |
第一节 区域特色经济概述 | 第70-73页 |
一、区域特色经济的内涵 | 第70-71页 |
二、区域特色经济的培育 | 第71-73页 |
第二节 以法治建设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培育 | 第73-81页 |
一、区域法制建设对特色经济培育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73-78页 |
二、区域特色经济培育要求加强法制建设 | 第78-81页 |
第三节 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培育的产业立法 | 第81-88页 |
一、区域产业立法的内涵及特征 | 第81-83页 |
二、加强区域特色经济培育的产业立法 | 第83-88页 |
第四章 法治建设与区域核心竞争力 | 第88-116页 |
第一节 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结构 | 第88-94页 |
一、关于竞争力的概念 | 第88-89页 |
二、关于区域竞争力的概念 | 第89-91页 |
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结构 | 第91-94页 |
第二节 以法治促进区域核心竞争力提高 | 第94-105页 |
一、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 第94-97页 |
二、法律制度安排与区域技术创新 | 第97-103页 |
三、法律制度安排与区域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 | 第103-105页 |
第三节 加强区域核心竞争力提高的法治建设 | 第105-116页 |
一、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 第105-110页 |
二、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 第110-111页 |
三、建立健全政府支持制度 | 第111-113页 |
四、建立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良性机制 | 第113-116页 |
第五章 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开发 | 第116-140页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开发的内涵 | 第116-118页 |
一、区域经济开发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6页 |
二、关于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的理论 | 第116-118页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开发的法治促进 | 第118-128页 |
一、建立区域开发的制度基础 | 第119-120页 |
二、建立区域开发的法定机构 | 第120-122页 |
三、建立国家援助法治机制 | 第122-123页 |
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 第123-124页 |
五、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法制建构 | 第124-126页 |
六、提高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 第126-128页 |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的法治建设 | 第128-140页 |
一、法治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意义 | 第128-131页 |
二、西部大开发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131-133页 |
三、加强西部大开发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133-140页 |
第六章 法治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第140-172页 |
第一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140-144页 |
一、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内涵 | 第140-143页 |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 第143-144页 |
第二节 法治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第144-152页 |
一、法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作用的经济学分析 | 第144-147页 |
二、法治建设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第147-150页 |
三、可持续发展对区域法治建设的影响 | 第150-152页 |
第三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法治建设的内容及原则 | 第152-160页 |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152-156页 |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156-160页 |
第四节 加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供给 | 第160-172页 |
一、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 第160-162页 |
二、促进资源的有效保护和节约利用 | 第162-165页 |
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 第165-168页 |
四、加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建设 | 第168-170页 |
五、加强跨区域自然资源保护 | 第170-172页 |
第七章 法治区域的构建 | 第172-204页 |
第一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区域法律制度创新 | 第172-178页 |
一、创新区域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173-174页 |
二、创新区域法治建设的具体内容 | 第174-177页 |
三、创新区域法治建设的运行机制 | 第177-178页 |
第二节 以经济法制建设为重点,加强区域法律制度供给 | 第178-185页 |
一、地方立法的特点 | 第178-181页 |
二、地方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 | 第181-185页 |
第三节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 第185-195页 |
一、建设法治政府势在必行 | 第185-187页 |
二、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内容 | 第187-189页 |
三、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途径 | 第189-195页 |
第四节 积极维护司法公正 | 第195-200页 |
一、司法公正在区域发展中的意义 | 第195-197页 |
二、实现司法公正的几点思考 | 第197-200页 |
第五节 积极推进非正式制度创新,大力培育现代法律文化 | 第200-204页 |
一、现代法律文化对法治区域构建的作用 | 第200-201页 |
二、积极培育现代法律文化 | 第201-204页 |
参考文献 | 第204-209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209-210页 |
声明 | 第210-211页 |
后记 | 第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