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关键词 | 第3页 |
英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关键词 | 第4页 |
1、引言 | 第4页 |
2、考证简述 | 第4-13页 |
2、1 《辅行诀》主要内容概述 | 第4-5页 |
2、2 《辅行诀》发现 | 第5页 |
2、3 真伪考辨 | 第5-11页 |
2、4 小结 | 第11页 |
2、5 研究《辅行诀》的意义 | 第11-13页 |
3、《辅行诀》方剂配伍法则与配伍规律探析 | 第13-37页 |
3、1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与配伍规律 | 第13-27页 |
3、1、1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成及药味 | 第13-15页 |
3、1、2 五脏五味补泻法则——五脏病症方的组方依据 | 第15页 |
3、1、3 “诸药之精”五味五行配属——五脏病症方的选药基 | 第15页 |
3、1、4 “汤液经图”揭示了五脏病症方的核心配伍规律 | 第15-20页 |
3、1、5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举隅 | 第20-23页 |
3、1、6 从《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法则讨论其配伍规律 | 第23-27页 |
3、2 《辅行诀》二旦六神方组方法则与配伍规律 | 第27-37页 |
3、2、1 二旦六神方 | 第27-29页 |
3、2、2 二旦六神方的组方理论依据探微 | 第29-37页 |
3、3 小结 | 第37页 |
4、《辅行诀》方组方法则在仲景方中的体现 | 第37-41页 |
4、1 五脏病方组方法则在仲景方中的体现 | 第37-39页 |
4、2 二旦六神方组方法则在仲景方中的体现 | 第39-40页 |
4、3 小结 | 第40-41页 |
5、讨论 | 第41-46页 |
5、1 研究结论总结 | 第41页 |
5、2 《辅行诀》对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的意义 | 第41-46页 |
·为破解“经方之谜”,探索经方的组方之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 第41页 |
·充分证明“医经家”与“经方家”实乃一家,中医学源头的临床 与理论是统一的整体。 | 第41-42页 |
·为研究《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形成及其实质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 第42-43页 |
·为进一步研究,《内经》、《汤液经法》、《神农本草经》等中医 经典提供了重要资料。 | 第43页 |
·为我们得供了值得进行广泛临床实践和试验研究的“新”经方。 | 第43-44页 |
·五味与功效主治及药性相结合的组方之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其 临床价值。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声明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