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高职教育质量概述 | 第7-16页 |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 | 第7-9页 |
·规模方面 | 第7页 |
·理论方面 | 第7-8页 |
·管理体制方面 | 第8页 |
·政策方面 | 第8页 |
·宏观指导和质量监控方面 | 第8-9页 |
·有关高职教育质量的概念解析 | 第9-13页 |
·高职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第9-11页 |
·高职教育质量的内涵 | 第11页 |
·高职教育的质量观 | 第11-13页 |
·高职教育质量的现状 | 第13-14页 |
·构建合理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高质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 第14-16页 |
·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念 | 第14页 |
·内部、外部保障体系的关系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构建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依据 | 第16-26页 |
·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外部因素 | 第16-20页 |
·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 | 第16-17页 |
·制度与政策 | 第17-19页 |
·社会需求 | 第19-20页 |
·构建和完善高职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理论依据 | 第20-26页 |
·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理论 | 第20-21页 |
·教育管理法制化 | 第21-22页 |
·教育供求理论 | 第22-23页 |
·管理学中的权变理论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我国高职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实践与现状分析 | 第26-35页 |
·我国高职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发展状况 | 第26-30页 |
·高职院校的资格审批 | 第26页 |
·高职教育的管理体制 | 第26-27页 |
·中国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估 | 第27-29页 |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 | 第29-30页 |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指导思想问题 | 第30-31页 |
·制度建设问题 | 第31-32页 |
·评估机构的建设与协作问题 | 第32-33页 |
·评估类型的选择问题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比较研究 | 第35-44页 |
·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特点 | 第35-40页 |
·大陆模式 | 第35-37页 |
·美国模式 | 第37-39页 |
·英国模式 | 第39-40页 |
·世界高教质量保障模式的比较 | 第40-44页 |
·主要不同点 | 第40-41页 |
·基本共同点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高职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建议 | 第44-60页 |
·树立科学的评估观 | 第44-45页 |
·完善教育法制 | 第45-46页 |
·健全的教育法制的特点 | 第45页 |
·如何完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法制环境 | 第45-46页 |
·评估主体多元化 | 第46-50页 |
·改进和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 | 第47-48页 |
·切实发展专业性的教育评估中介机构 | 第48-50页 |
·发挥社会评估的作用 | 第50页 |
·评估类型多样化 | 第50-60页 |
·继续做好综合评估 | 第50-52页 |
·积极推进专业评估 | 第52-55页 |
·探讨大学排行榜的作用 | 第55-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