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论文研究背景及其相关领域和角度的界定 | 第8-9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 第8页 |
·研究领域的界定 | 第8-9页 |
·研究角度的界定 | 第9页 |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第9-14页 |
·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9-12页 |
·信息披露制度变迁的实质性分析 | 第12-14页 |
第2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现实意义 | 第14-21页 |
·信息披露制度相关概念及其内容特征 | 第14-16页 |
·信息披露制度的概念 | 第14页 |
·信息披露制度相关内容 | 第14页 |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 第14-15页 |
·信息披露制度特征 | 第15-16页 |
·证券市场与会计信息披露 | 第16-17页 |
·有效市场假设与会计信息披露 | 第17-19页 |
·有效市场假设的内涵 | 第17-18页 |
·有效市场假设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 | 第18-19页 |
·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现实意义 | 第19-21页 |
·能有效地约束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和有关人员的行为.. | 第19页 |
·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 | 第19-20页 |
·有利于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 | 第20-21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以天津地区上市公司为样本 | 第21-34页 |
·天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 第21-23页 |
·天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6页 |
·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 第23-24页 |
·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存在重大遗漏 | 第24-25页 |
·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披露的混乱 | 第25-26页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分析-以天津上市公司为样本. | 第26-34页 |
·从经济学范畴分析信息披露的非规范性 | 第26-28页 |
·从制度规范角度分析信息披露的非规范性 | 第28-29页 |
·从经济环境角度分析信息披露的非规范性 | 第29-31页 |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分析信息披露的非规范性 | 第31-34页 |
第4章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对策 | 第34-41页 |
·《萨班斯一奥克斯莱法案》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启示 | 第34-36页 |
·《萨班斯一奥克斯莱法案》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34页 |
·《萨班斯一奥克斯莱法案》关于加强信息披露的简要内容 | 第34-35页 |
·索克斯法案对我国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启示 | 第35-36页 |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对策 | 第36-41页 |
·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外部制度建设 | 第37-38页 |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缩减会计信息呈报的弹性空间 | 第38-39页 |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环境建设 | 第39-40页 |
·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外部环境治理 | 第40-41页 |
第5章 构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析框架 | 第41-54页 |
·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析框架的必要性 | 第41页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析框架设计 | 第41-52页 |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概念 | 第41-42页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特征 | 第42-43页 |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内涵分析 | 第43页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析框架设计思路 | 第43-45页 |
·选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选取 | 第46页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详解 | 第46-52页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析框架的进一步改进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