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 第1-8页 |
一、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概述 | 第8-12页 |
(一) 损失补偿原则与海上保险代位制度 | 第8-9页 |
(二)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概念 | 第9-11页 |
(三) 保险代位求偿权与物上代位权 | 第11-12页 |
(四) 保险代位求偿权与委付 | 第12页 |
二、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理分析 | 第12-23页 |
(一) 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渊源 | 第12-14页 |
(二) 保险代位权的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1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民法基础 | 第15-18页 |
2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保险法基础 | 第18-19页 |
(三)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属性 | 第19-21页 |
1 大陆法体系中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性质 | 第19-21页 |
2 英美法体系中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性质 | 第21页 |
(四)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功能 | 第21-23页 |
1 防止道德危险发生功能 | 第22页 |
2 限制保险合同当事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任意处置功能 | 第22页 |
3 诉权转移功能 | 第22-23页 |
4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功能 | 第23页 |
三、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 | 第23-41页 |
(一)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条件 | 第23-27页 |
1 被保险人必须对第三人拥有赔偿请求权 | 第24页 |
2 保险人只可代位于被保险人有权主张的权利 | 第24-25页 |
3 保险人须已赔付保险金 | 第25页 |
4 代位求偿权的行使须以给付的保险金额为限 | 第25-27页 |
(二)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名义 | 第27-31页 |
1 英国法的观点 | 第27-29页 |
2 美国法的观点 | 第29-30页 |
3 小结 | 第30-31页 |
(三) 对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规定的代位求偿权行使名义之分析 | 第31-33页 |
(四) 权益转让书(Subrogation Form)相关问题 | 第33-35页 |
(五) 被保险人对于代位求偿权的义务 | 第35-41页 |
1 被保险人的协助义务 | 第35-36页 |
2 被保险人放弃对第三人权利的有关问题 | 第36-41页 |
3 被保险人过错的法律后果 | 第41页 |
四、 我国海上保险代位立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 | 第41-49页 |
(一) 无法理依据支撑-民法基础缺失问题 | 第42-43页 |
(二) 法律条文冲突-代位求偿权的行使范围问题 | 第43-45页 |
(三) 立法的疏漏-代位求偿权诉讼时效制度问题 | 第45-49页 |
1 海上保险中现行时效制度的缺陷 | 第45-46页 |
2 时效困扰的解决建议 | 第46-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