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 言 | 第1-12页 |
·选题依据 | 第6-7页 |
·文献综述 | 第7-12页 |
·有关运动损伤的概念、分类及其历史研究 | 第7-8页 |
·有关篮球项目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有关人格特征与损伤关系的历史研究 | 第10-12页 |
·研究任务 | 第12页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2页 |
·调查访问法 | 第12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2-13页 |
·问卷发放 | 第12-13页 |
·问卷效度检验 | 第13页 |
·问卷效度检验 | 第13页 |
·心理测验法 | 第13-14页 |
·帕累托法 | 第14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14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14-15页 |
·研究步骤 | 第15-16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6-32页 |
·甲A女篮运动员的损伤概况 | 第16-24页 |
·中、重度损伤的受伤率 | 第16页 |
·身体各部位运动损伤的分布 | 第16-20页 |
·身体各部位中度运动损伤的分布 | 第16-17页 |
·身体各部位重度运动损伤的分布 | 第17-19页 |
·训练和比赛中,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的比例关系 | 第19-20页 |
·运动损伤发生性质的特点 | 第20-21页 |
·比赛中各时段运动损伤发生的特点 | 第21-23页 |
·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特点 | 第23-24页 |
·全国甲A女篮运动员的损伤原因 | 第24-27页 |
·全国甲A女篮运动员的个性与损伤的关系 | 第27-31页 |
·预防措施 | 第31-32页 |
·加强医务监督,建立制度化管理,避免运动员在旧伤未愈的情况下继续参加训练和比赛 | 第31页 |
·合理、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 | 第31-32页 |
·注重对运动护具的配备和使用 | 第32页 |
·在训练中加入篮球运动自我保护方法的练习内容,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 第32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建议 | 第33-34页 |
5 致谢 | 第34-35页 |
6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7 附件 | 第38-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