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化学基础理论论文

煤基能化联产系统集成优化与评价方法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1 引言第8-20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3 煤基能化联产系统概念第10-11页
 1.4 煤基能化联产发展现状第11-12页
  1.4.1 国外发展现状第11-12页
  1.4.2 国内发展现状第12页
 1.5 前人相关研究工作总结第12-19页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2 煤基能化联产系统分析第20-49页
 2.1 煤基能化联产系统的原理第20-22页
 2.2 煤基能化联产系统的本质第22-23页
 2.3 煤基能化联产系统的优势第23-24页
 2.4 煤基能化联产系统的分类第24-26页
 2.5 相关单项技术评述第26-49页
  2.5.1 煤转化技术第26-39页
  2.5.2 后加工技术第39-47页
  2.5.3 配套技术第47-49页
3 煤基能化联产系统集成优化第49-83页
 3.1 定性比选第49-52页
  3.1.1 基本原则第49-50页
  3.1.2 目标产品定位第50-51页
  3.1.3 单项技术比选第51-52页
  3.1.4 组合方式确定第52页
 3.2 定量分析第52-83页
  3.2.1 确立目标函数第54页
  3.2.2 设定约束条件第54页
  3.2.3 建立数学模型第54-56页
  3.2.4 集成优化计算第56-58页
  3.2.5 工艺计算程序Excel表第58-83页
4 系统集成优化结果评价第83-88页
 4.1 技术评价指标第83-84页
 4.2 经济评价指标第84-85页
 4.3 当量能化产品第85-86页
 4.4 联产与单产对比时单产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折算第86-87页
 4.5 各目标函数综合评价第87-88页
5 案例研究第88-120页
 5.1 案例I:间接液化高温合成与甲醇合成串联第88-97页
  5.1.1 项目概况第88-92页
  5.1.2 目标函数确定第92页
  5.1.3 约束条件设定第92-93页
  5.1.4 数学模型建立第93-95页
  5.1.5 优化计算结果第95-96页
  5.1.6 集成结果评价第96-97页
 5.2 案例II:间接液化高温合成与甲醇合成串联再与间接液化低温合成并联第97-100页
  5.2.1 项目概况第97-98页
  5.2.2 系统集成优化第98-100页
 5.3 案例III:间接液化低温合成与甲醇合成并联前面串联间接液化高温合成第100-102页
  5.3.1 项目概况第100-101页
  5.3.2 系统集成优化第101-102页
 5.4 联产系统与单产项目对比研究第102-120页
  5.4.1 各相关单项技术的单产项目相互对比第102-107页
  5.4.2 各联产系统与相关单项技术对比第107-116页
  5.4.3 三个联产系统相互对比第116-120页
6 研究成果总结第120-123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120-121页
 6.2 突破与创新点第121-122页
 6.3 今后工作建议第122-12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23-134页
作者简介第134-140页
 (1) 学习与工作简历第134页
 (2)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34-136页
 (3)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著作与论文第136-140页
致谢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谶谣初探
下一篇:参与式方法在社区扶贫发展项目设计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