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 第1-23页 |
第一章 民事权利的一般理论 | 第23-46页 |
第一节 权利是什么 | 第23-32页 |
一、 权利的概念和本质 | 第24-28页 |
二、 权利的类型 | 第28-31页 |
(一) 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 | 第28-30页 |
(二) “应然权利”和“实然权利” | 第30-31页 |
三、 对权利概念的正确认识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什么是民事权利 | 第32-36页 |
一、 民事权利的概念及本质 | 第32-34页 |
二、 民事权利的类型 | 第34-36页 |
(一) 人身权与财产权 | 第34-35页 |
(二) 绝对权与相对权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民事权利的救济与救济权 | 第36-46页 |
一、 民事救济概述 | 第36-41页 |
(一) 救济的概念 | 第36页 |
(二) 救济的类型 | 第36-38页 |
(三) 民事权利与救济 | 第38-41页 |
二、 救济权 | 第41-45页 |
(一) 救济权概念 | 第41-43页 |
(二) 救济请求权 | 第43-45页 |
小 结 | 第45-46页 |
第二章 侵权行为法涵摄的权利范围 | 第46-85页 |
第一节 侵权行为概念分析 | 第46-56页 |
一、 《德国民法典》中的“不许行为” | 第46-47页 |
二、 法语中的 “不法行为” | 第47-48页 |
三、 英语中的“民事不法行为” | 第48-49页 |
四、 中国法中的侵权行为 | 第49-50页 |
五、 对“侵权行为”的正确理解 | 第50-55页 |
小 结 | 第55-56页 |
第二节 侵权行为法涵摄的权利范围 | 第56-85页 |
一、 法律规范的作用 | 第56-58页 |
二、 侵权行为法对权利救济的规范模式 | 第58-60页 |
三、 侵权行为法中受保护的权利 | 第60-70页 |
(一) 物权是侵权法保护的对象 | 第61-64页 |
(二) 知识产权是侵权法的保护对象 | 第64页 |
(三) 人身权是侵权行为法保护的对象 | 第64-65页 |
(四) 对债权的侵害一般不适用侵权行为法 | 第65-68页 |
(五) 对占有的侵害属于侵权行为 | 第68-70页 |
四、 侵权行为法中受保护的利益 | 第70-75页 |
(一) 权利与利益的区别 | 第70-71页 |
(二) 立法上的模式 | 第71-72页 |
(三) 对权利和利益的区分是必要的 | 第72-75页 |
五、 侵权行为法对胎儿利益的保护 | 第75-79页 |
六、 侵权法中对于违背善良风俗行为的规制 | 第79-82页 |
七、 权利的对世性是侵权法救济的根据 | 第82-83页 |
小 结 | 第83-85页 |
第三章 侵权法的基本功能是救济民事权利 | 第85-132页 |
第一节 侵权行为法社会功能的概述 | 第85-91页 |
一、 古代侵权法的功能 | 第85-88页 |
二、 近现代侵权行为法的功能 | 第88-90页 |
三、 我国侵权法社会功能的理论 | 第90-91页 |
第二节 “填补损害”是侵权行为法的基本功能 | 第91-108页 |
一、 现代侵权法着眼于救济受害人 | 第91-93页 |
二、 责任保险对填补损害功能的影响 | 第93-96页 |
(一) 责任保险的概述 | 第93-94页 |
(二) 责任保险与侵权责任的冲突 | 第94-95页 |
(三) 责任保险对侵权责任的突破 | 第95-96页 |
三、 社会保障制度对填补损害功能的影响 | 第96-99页 |
四、 填补损害的范围 | 第99-108页 |
(一) 填补损害功能概述 | 第99-101页 |
(二) 财产损害的赔偿 | 第101-103页 |
(三) 精神损害赔偿 | 第103-108页 |
第三节 “预防”是现代侵权行为法基本功能的“副产品” | 第108-109页 |
第四节 “惩罚”已在侵权行为法的功能中消失 | 第109-116页 |
一、 “惩罚”的含义 | 第110-111页 |
二、 对英美法国家惩罚性赔偿的简述 | 第111-112页 |
三、 我国学者对惩罚性赔偿的争论及本文观点 | 第112-116页 |
第五节 侵权法的归责原则与侵权法的功能 | 第116-130页 |
一、 侵权法的归责原则与功能的关系 | 第117-118页 |
二、 侵权法归责原则的演进简史 | 第118-122页 |
(一) 近代及以前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及惩罚功能的地位 | 第118-121页 |
(二) 现代侵权法中归责原则的多元化及填补损害功能的增强和惩罚功能的消失 | 第121-122页 |
三、 过失责任与现代侵权法的功能 | 第122-130页 |
(一) 过失责任的概念 | 第122-124页 |
(二) 过失责任与侵权法的功能 | 第124-129页 |
(三) 过失责任会消失吗? | 第129-130页 |
小 结 | 第130-132页 |
第四章 侵权法对民事权利救济的局限性 | 第132-135页 |
结 论 | 第135-137页 |
参考书目 | 第137-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