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研究

第一部分 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历史及立法比较研究第1-13页
 一、 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渊源第8-9页
 二、 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比较研究第9-13页
  (一) 契据登记制第9页
  (二) 权利登记制第9-11页
  (三) 托伦斯登记制度第11页
  (四) 小结第11-13页
第二部分 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基本法律问题研究第13-29页
 一、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概念与意义第13-17页
  (一)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概念第13-14页
  (二)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意义第14-17页
 二、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性质第17-19页
 三、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种类第19-22页
  (一) 实体权利登记与程序权利登记第19页
  (二) 本登记与预告登记第19-22页
  (三) 其他分类第22页
 四、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第22-29页
  (一) 本登记(终局登记)的效力第22-27页
  (二) 预告登记的效力第27-29页
第三部分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现状第29-37页
 一、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立法现状第29-31页
 二、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立法之反思第31-37页
  (一) 没有形成统一的不动产物权登记管理体制第31-33页
  (二)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种类不健全第33-34页
  (三)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不明确第34-36页
  (四) 登记中公权力干预私权利问题第36-37页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具体设想第37-44页
 一、 建立不动产物权登记的统一规则第37-39页
  (一) 制定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法第37-38页
  (二) 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关第38-39页
  (三) 统一权属文书,并建立统一完备的不动产物权登记簿第39页
 二、 明确登记的法律效力第39-42页
  (一) 采纳登记要件主义的立法模式第39-40页
  (二) 确立登记的公信力第40页
  (三) 实行登记机关的实质审查制第40-41页
  (四) 建立登记机关的赔偿责任制度第41-42页
 三、 确立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第42-44页
参考书目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m23-H1基因杂合性缺失与肺癌生物学特性
下一篇:大跨度桥梁连通管式光电挠度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