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历史及立法比较研究 | 第1-13页 |
一、 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渊源 | 第8-9页 |
二、 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9-13页 |
(一) 契据登记制 | 第9页 |
(二) 权利登记制 | 第9-11页 |
(三) 托伦斯登记制度 | 第11页 |
(四) 小结 | 第11-13页 |
第二部分 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基本法律问题研究 | 第13-29页 |
一、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概念与意义 | 第13-17页 |
(一)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意义 | 第14-17页 |
二、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性质 | 第17-19页 |
三、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种类 | 第19-22页 |
(一) 实体权利登记与程序权利登记 | 第19页 |
(二) 本登记与预告登记 | 第19-22页 |
(三) 其他分类 | 第22页 |
四、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 | 第22-29页 |
(一) 本登记(终局登记)的效力 | 第22-27页 |
(二) 预告登记的效力 | 第27-29页 |
第三部分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现状 | 第29-37页 |
一、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9-31页 |
二、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立法之反思 | 第31-37页 |
(一) 没有形成统一的不动产物权登记管理体制 | 第31-33页 |
(二)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种类不健全 | 第33-34页 |
(三)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不明确 | 第34-36页 |
(四) 登记中公权力干预私权利问题 | 第36-37页 |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具体设想 | 第37-44页 |
一、 建立不动产物权登记的统一规则 | 第37-39页 |
(一) 制定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法 | 第37-38页 |
(二) 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关 | 第38-39页 |
(三) 统一权属文书,并建立统一完备的不动产物权登记簿 | 第39页 |
二、 明确登记的法律效力 | 第39-42页 |
(一) 采纳登记要件主义的立法模式 | 第39-40页 |
(二) 确立登记的公信力 | 第40页 |
(三) 实行登记机关的实质审查制 | 第40-41页 |
(四) 建立登记机关的赔偿责任制度 | 第41-42页 |
三、 确立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 | 第42-44页 |
参考书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