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损害赔偿相关问题研究
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部分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10-19页 |
一、 立法背景 | 第10-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国际民事立法比较评析 | 第11-12页 |
(三) 立法过程的争执 | 第12-14页 |
二、 道德与法律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影响 | 第14-16页 |
三、 婚姻的伦理本质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 第16-19页 |
第二部分 离婚损害赔偿相关概念定位分析 | 第19-26页 |
一、 婚姻的性质 | 第19-21页 |
二、 婚内侵权 | 第21-23页 |
三、 对“过错”的认定 | 第23-25页 |
四、 离婚损害赔偿与一般民事侵权的界定 | 第25-26页 |
第三部分 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 第26-38页 |
一、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基础 | 第26-28页 |
(一) 提起时间的限制 | 第26-27页 |
(二) 主体的特定性 | 第27-28页 |
二、 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28-29页 |
三、 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 | 第29-38页 |
(一) 重婚 | 第29-32页 |
(二)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 第32-34页 |
(三) 实施家庭暴力 | 第34-36页 |
(四)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 第36-38页 |
第四部分 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38-45页 |
一、 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和内容 | 第38-40页 |
二、 离婚物质损害赔偿 | 第40-41页 |
(一) 离婚财产损害赔偿 | 第40-41页 |
(二) 离婚人身伤害赔偿 | 第41页 |
三、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 | 第41-45页 |
第五部分 问题与对策 | 第45-57页 |
一、 第三者应否承担法律责任 | 第45-49页 |
(一) 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 | 第45-47页 |
(二) 第三者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 第47-49页 |
二、 关于举证责任 | 第49-52页 |
(一) 非法证据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 第49-51页 |
(二) 盖然性证明规则 | 第51-52页 |
(三) 举证责任倒置 | 第52页 |
三、 离婚损害赔偿的数额确定问题 | 第52-54页 |
四、 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 | 第54-57页 |
结束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