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1页 |
·工作的意义 | 第7页 |
·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内容和所作的工作 | 第7-9页 |
·本文的研究出发点 | 第7-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所作的工作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2 知识概述 | 第11-18页 |
·网格技术简介 | 第11-14页 |
·网格的概念、结构特性及网格环境构建层次 | 第11-12页 |
·Globus Toolkit 3.0体系结构及工具包简介 | 第12-14页 |
·软件Agent | 第14-15页 |
·Agent的定义及特征 | 第14页 |
·Agent技术的研究 | 第14-15页 |
·数据复制管理相关知识介绍 | 第15-17页 |
·数据复制管理应具有功能 | 第15页 |
·Globus体系数据管理介绍 | 第15-16页 |
·欧洲数据网格数据管理引擎GDMP简介 | 第16-17页 |
·Agent技术在网格领域的应用 | 第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3 总体设计 | 第18-32页 |
·网格环境下Agent复制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 | 第19-20页 |
·动态管理权方式进行数据一致性维护设计 | 第20-25页 |
·动态管理权方式 | 第21-25页 |
·更新修改的数据 | 第25页 |
·相关目录构造和管理的设计 | 第25-27页 |
·数据复制目录 | 第25-26页 |
·引入全局复制选择目录的目的 | 第26页 |
·文件元数据目录 | 第26页 |
·文件访问记录表的设计 | 第26-27页 |
·复制选择策略设计 | 第27-31页 |
·复制策略动态选择 | 第27-28页 |
·扩展存储与串联复制结合策略 | 第28-30页 |
·替换策略设计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4 详细设计 | 第32-50页 |
·利用多Agent技术进行具体实施 | 第32-37页 |
·多Agent系统的组成结构 | 第32-33页 |
·单个Agent的组成结构 | 第33-37页 |
·各Agent的职能和作用 | 第37页 |
·在Globus架构下的实现 | 第37-40页 |
·所采用的Globus Toolkit 3.0配置 | 第37-38页 |
·Globus Toolkit 3.0服务端 | 第38-39页 |
·Globus Toolkit 3.0客户端 | 第39页 |
·所调用的Globus的基础服务 | 第39-40页 |
·系统主要管理功能的具体运行步骤设计 | 第40-49页 |
·新文件生成后的管理工作 | 第40-41页 |
·请求方(用户)发起的数据复制 | 第41-43页 |
·应答方(直接管理结点)发起的数据复制 | 第43-45页 |
·副本生成后的管理工作 | 第45-46页 |
·提交用户修改 | 第46-48页 |
·副本消亡的管理工作 | 第48-49页 |
·文件消亡的管理工作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5 系统实现 | 第50-64页 |
·Globus中间件的使用 | 第50-51页 |
·使用的Globus平台 | 第50页 |
·服务器端 | 第50-51页 |
·客户端 | 第51页 |
·利用Agent技术对数据复制管理功能的实现 | 第51-54页 |
·Agent基类 | 第52-53页 |
·HostManA类、NormManA类及DireManA类 | 第53-54页 |
·ConsistentAgent类 | 第54页 |
·系统复制管理过程模拟 | 第54-63页 |
·模拟环境的各项数据 | 第55-57页 |
·该模拟网格环境指标下的复制管理体系 | 第57-58页 |
·实验脚本 | 第58-59页 |
·管理过程模拟 | 第59-61页 |
·复制管理效果分析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6 工作总结及未来工作 | 第64-66页 |
·工作总结 | 第64页 |
·系统的不足和未来工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