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路堤沉降预测和计算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 ·概述 | 第14-15页 |
| ·路堤沉降预测方法 | 第15-19页 |
| ·路堤沉降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路堤沉降预测模型和预测方法研究 | 第24-40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现有的沉降预测模型 | 第24-26页 |
| ·多级荷载下的增长曲线模型 | 第26-32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26-28页 |
| ·参数反演与计算步骤 | 第28页 |
| ·模型应用实例 | 第28-32页 |
| ·考虑软土流变的经验公式模型 | 第32-39页 |
| ·概述 | 第32-33页 |
| ·耦合流变项的模型提出 | 第33-35页 |
| ·参数反演与计算步骤 | 第35页 |
| ·模型应用实例 | 第35-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路堤沉降计算有限单元法应用研究 | 第40-74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有限单元法实用化探讨 | 第40-53页 |
| ·概述 | 第40-42页 |
| ·切线弹性模量的近似确定 | 第42-46页 |
| ·切线泊松比的近似确定 | 第46-50页 |
| ·实例分析 | 第50-53页 |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土体模型参数修正 | 第53-73页 |
| ·邓肯张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53-55页 |
| ·待修正参数的确定 | 第55-57页 |
| ·人工神经网络反分析模型 | 第57-59页 |
| ·参数修正思路与过程 | 第59-63页 |
| ·网络性能评价 | 第63-64页 |
| ·实例计算 | 第64-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四章 考虑应力历史、侧向变形的路堤沉降一维法计算研究 | 第74-104页 |
| ·引言 | 第74页 |
| ·一维法中计入土体应力历史影响思路 | 第74-81页 |
| ·a_v、e~p法等存在的不足 | 第74-76页 |
| ·考虑应力历史的修正系数M_1 | 第76-78页 |
| ·前期固结应力近似确定法 | 第78-79页 |
| ·压缩、回弹指数近似确定法 | 第79页 |
| ·实例计算与分析 | 第79-81页 |
| ·一维法中计入土体侧向变形思路 | 第81-96页 |
| ·土体侧向变形机理与分析 | 第81-82页 |
| ·考虑侧向变形的修正系数M_2 | 第82-83页 |
| ·均质路基沉降修正系数研究 | 第83-88页 |
| ·非均质路基沉降修正系数研究 | 第88-96页 |
| ·路堤沉降综合修正系数的提出 | 第96-97页 |
| ·实例验证与评价 | 第97-103页 |
| ·计算步骤 | 第97页 |
| ·具体验证过程 | 第97-102页 |
| ·效果评价 | 第102-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 第五章 路堤沉降计算无单元法应用研究 | 第104-125页 |
| ·无单元法综述 | 第104-105页 |
| ·比奥固结无单元法解公式 | 第105-109页 |
| ·URPIM的形函数插值格式 | 第109-112页 |
| ·概述 | 第109页 |
| ·形函数构造方法 | 第109-112页 |
| ·URPIM计算中应力修正 | 第112-114页 |
| ·URPIM非线性计算路堤沉降思路 | 第114-121页 |
| ·概述 | 第114页 |
| ·程序编制框架 | 第114-116页 |
| ·计算具体实施 | 第116-121页 |
| ·工程实例计算 | 第121-124页 |
| ·概述 | 第121-122页 |
| ·工程概况 | 第122页 |
| ·计算与分析 | 第122-124页 |
| ·算法评价 | 第1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125-128页 |
| ·总结 | 第125-126页 |
| ·展望 | 第126-1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8-139页 |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技论文情况 | 第139-142页 |
| 攻博期间获奖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42-143页 |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