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中草药制剂的生产论文

从大豆胚芽中分离纯化大豆皂甙B的工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5页
   ·前言第17页
   ·大豆皂甙的概述第17-25页
     ·大豆皂甙的结构及其分布第18-20页
     ·大豆皂甙B的理化性质第20页
       ·物理性质第20页
       ·化学性质第20页
     ·大豆皂甙B的生物活性及前景第20-25页
       ·抗氧化,减少过氧化的脂质的形成第21页
       ·降血脂,抗血栓的作用第21-22页
       ·抗病毒的作用第22页
       ·增强免疫调节的功能第22-23页
       ·肝的保护功能第23页
       ·抗肿瘤的作用第23-24页
       ·别的生物活性第24页
       ·应用前景第24-25页
   ·大豆皂甙B的主要提取方法第25-27页
     ·溶剂提取第25-26页
     ·超声波提取第26页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方法第26-27页
     ·微波辅助提取第27页
   ·大豆皂甙B的分离与纯化第27-32页
     ·萃取法第27页
     ·溶剂沉淀法第27-28页
     ·铅盐沉淀法第28页
     ·大孔树脂纯化法第28-29页
     ·硅胶柱层析及其他柱层析第29-30页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第30页
     ·逆流色谱第30-31页
     ·结晶法第31-32页
   ·大豆皂甙B的检测方法第32-34页
     ·比色法第32页
     ·紫外分光光度法第32页
     ·薄层色谱法第32-33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33-34页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第34-35页
     ·选题的意义第34页
     ·研究内容第34-35页
第二章 大豆皂甙B的分析与提取第35-44页
   ·大豆皂甙的检测方法第35-39页
     ·实验的原材料与仪器第35页
     ·大豆皂甙定性的检测方法第35页
     ·大豆皂甙定量的检测方法第35-36页
       ·皂甙的酸解条件第36页
       ·色谱条件确定第36页
     ·标准曲线绘制第36-37页
     ·精密度的实验结果第37页
     ·回收率的实验结果第37-38页
     ·实验的结果第38-39页
   ·大豆皂甙B的提取第39-43页
     ·实验的原材料与仪器第39页
     ·实验方法第39页
     ·实验的原理第39页
     ·提取条件优化第39-43页
       ·乙醇浓度的优化第40页
       ·料液比的优化第40-41页
       ·提取温度的优化第41-42页
       ·提取时间的优化第42-43页
   ·本章总结第43-44页
第三章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大豆皂甙B的工艺研究第44-58页
   ·前言第44-45页
   ·实验的原材料与仪器第45页
   ·实验方法第45-57页
     ·大孔树脂预处理第45页
     ·8种树脂的参数第45页
     ·筛选树脂的实验第45-48页
       ·8种树脂的静态和动态试验第45-47页
       ·HPD-100和NKA树脂的动力学实验第47-48页
     ·NKA树脂的等温吸附实验第48-50页
     ·NKA树脂吸附动态的研究第50-57页
       ·上样浓度的确定第50-51页
       ·流速的确定第51-52页
       ·柱体积的确定第52-53页
       ·洗脱浓度的确定第53-54页
       ·20 %醇洗脱体积的确定第54-55页
       ·洗脱曲线的测定第55-57页
   ·本章总结第57-58页
第四章 结晶法纯化大豆皂甙B的工艺研究第58-72页
   ·前言第58-59页
   ·实验的原材料与仪器第59-60页
   ·实验方法第60-70页
     ·膜分离法第60页
     ·凝胶分离法第60-61页
     ·溶剂沉淀法第61-62页
     ·结晶法第62-69页
       ·结晶溶剂的选择第62-64页
       ·结晶初始浓度的优化第64-65页
       ·结晶最终温度的控制第65-66页
       ·降温速率的优化第66-67页
       ·结晶时间的优化第67-68页
       ·重结晶第68-69页
     ·中试放大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72-74页
   ·本文结论第72-73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73页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附录一 实验原材料与药品第77-78页
附录二 实验仪器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81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1-82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娄员会决议书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S/CO2及其复合发泡体系的微孔发泡工艺研究
下一篇:重组人源明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条件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