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前言 | 第6-15页 |
1 植物逆境伤害 | 第6-7页 |
2 高温逆境下生理生化变化 | 第7-13页 |
·高温对生物膜的影响及植物体内的抗氧化系统 | 第7-10页 |
·高温对蛋白质的影响 | 第10-11页 |
·有毒物质的积累 | 第11页 |
·内源激素的改变 | 第11-12页 |
·光合作用 | 第12-13页 |
3 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1 试验区概况 | 第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试材与处理 | 第15-16页 |
·试验材料 | 第15页 |
·试验处理 | 第15-16页 |
·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16-20页 |
·SOD 活性测定 | 第16页 |
·POD 活性测定 | 第16-17页 |
·PPO 活性测定 | 第17页 |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17-18页 |
·电导率测定 | 第18页 |
·PPO 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18-20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0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0-38页 |
·华北落叶松各器官不同处理 SOD 活性年变化分析 | 第20-23页 |
·华北落叶松不同温度下,不同处理间叶中 SOD 活性分析 | 第23-24页 |
·华北落叶松各器官不同处理 POD 活性年变化分析 | 第24-27页 |
·华北落叶松不同温度下,不同处理间叶中 POD 活性分析 | 第27-28页 |
·华北落叶松不同温度下,不同处理间叶中 CAT 活性分析 | 第28-29页 |
·不同处理、不同时间华北落叶松叶中保护性酶的综合比较 | 第29-31页 |
·华北落叶松不同处理间 PPO 活性分析 | 第31-32页 |
·华北落叶松不同处理间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的比较 | 第32-36页 |
·同工酶分析 | 第36-38页 |
·华北落叶松叶的 SOD 同工酶电泳结果 | 第36-37页 |
·华北落叶松叶的 PPO 同工酶电泳结果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41页 |
·铜离子和锌离子对华北落叶松质膜透性和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铜离子和锌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铜离子和锌离子对 SOD 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铜离子和锌离子对 PPO 酶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铜离子和锌离子对 POD 和 CAT 酶活性的影响 | 第41页 |
5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