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MRI影像学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4页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2.1 资料 | 第14-16页 |
2.1.1 基本资料 | 第14页 |
2.1.2 临床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2.1.3 临床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15-16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2.2.1 患者基本信息采集 | 第16页 |
2.2.2 核磁共振(MRI)扫描检查设备 | 第16页 |
2.2.3 核磁共振检查的注意事项 | 第16页 |
2.2.4 乳腺核磁共振检查体位的选择 | 第16-17页 |
2.2.5 乳腺核磁共振检查的扫描方位 | 第17页 |
2.2.6 扫描参数 | 第17-18页 |
2.2.7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 第18页 |
2.2.8 弥散(DWI)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指标 | 第18-19页 |
2.2.9 统计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0-22页 |
3.1 中医辨证归纳分类 | 第20页 |
3.2 中医乳腺增生病分型与MRI增强之间的联系 | 第20-2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2-3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