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 势的概念阐释 | 第8-12页 |
1 、 “势”意识在传统文化中的广泛存在 | 第8-9页 |
2 、 “势”入画论的历史回顾 | 第9-12页 |
二、 绘画中“势”的表现状态 | 第12-18页 |
1 形势的四个属性 | 第12-14页 |
2 情势 | 第14-16页 |
3 笔势 | 第16-18页 |
三、 质的概念阐释 | 第18页 |
四、 质的表现形式 | 第18-26页 |
1 中国画中质的表现形式--皴、墨、线 | 第18-22页 |
2 西方绘画中的质--肌理、笔痕 | 第22-26页 |
五、 中西绘画中势与质的比较 | 第26-33页 |
1 艺术观念的差异 | 第26-32页 |
2 物质材料的差异 | 第32-33页 |
六、 势与质的关系 | 第33-34页 |
七、 势与质的关系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 | 第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