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 ·木聚糖 | 第10页 |
| ·木聚糖酶 | 第10-13页 |
| ·木聚糖酶产生菌种 | 第10-11页 |
| ·木聚糖酶酶系概况 | 第11-13页 |
| ·木聚糖酶的合成 | 第13-14页 |
| ·碳源及其制备 | 第13-14页 |
| ·木聚糖酶的分级分离 | 第14-18页 |
| ·沉淀法 | 第14-15页 |
| ·盐析法 | 第14页 |
| ·有机溶剂沉淀法 | 第14-15页 |
| ·膜分离 | 第15-16页 |
| ·层析分离 | 第16-17页 |
| ·凝胶层析 | 第16页 |
| ·离子交换层析 | 第16-17页 |
| ·电泳分离 | 第17-18页 |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9页 |
| ·菌钟 | 第18页 |
| ·原料及其处理 | 第18页 |
| ·粗木聚糖的制备 | 第18页 |
| ·酶解渣的制备 | 第18页 |
| ·菌丝体培养基的配制 | 第18页 |
| ·木聚糖酶合成培养基的配制 | 第18页 |
| ·木聚糖酶的合成 | 第18-19页 |
| ·木聚糖的酶水解 | 第19页 |
| ·沉淀酶的制备 | 第19页 |
| ·超滤酶的制备 | 第19页 |
| ·葡聚糖凝胶分级处理木聚糖酶 | 第19-20页 |
|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级处理木聚糖酶 | 第20-21页 |
| ·分析方法 | 第21-29页 |
| ·还原糖浓度的测定 | 第21-22页 |
| ·总还原糖浓度的测定 | 第22页 |
| ·平均聚合度的计算 | 第22页 |
| ·酶液中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 | 第22页 |
| ·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 第22-23页 |
| ·CMC酶活力的测定 | 第23页 |
| ·低聚木糖的分析 | 第23-24页 |
| ·木聚糖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第24页 |
| ·酶解渣成分分析 | 第24-29页 |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 ·灰分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 ·苯醇抽提物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 ·酸不溶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 ·戊聚糖含量的测定 | 第27-29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9-52页 |
| ·聚合度不同的底物合成木聚糖酶 | 第29-37页 |
| ·以酶解渣、木聚糖为底物合成木聚糖酶 | 第29-32页 |
| ·混合底物合成木聚糖酶 | 第32-34页 |
| ·酶解渣、木聚糖混合黄豆粉为底物合成木聚糖酶 | 第34-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木聚糖酶性能对木聚糖降解制备低聚木糖的影响 | 第37-42页 |
| ·前言 | 第37页 |
| ·不同的木聚糖酶酶水解效果的比较 | 第37-38页 |
| ·酶解时间和酶量对酶水解效果的影 | 第38-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木聚糖酶组分的盐析分离 | 第42-45页 |
| ·前言 | 第42页 |
| ·木聚糖酶的(NH_4)_2SO_4沉淀分离 | 第42-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木聚糖酶组分的分级分离 | 第45-52页 |
| ·前言 | 第45页 |
| ·木聚糖酶的超滤分离 | 第45-48页 |
| ·木聚糖酶的分级处理 | 第48-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4 总结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