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移动路由的设计与仿真

第1章  绪论第1-1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课题描述第10-11页
 1.3  论文章节第11-12页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第12-23页
 2.1  系统设计目标第12-13页
 2.2  系统体系结构第13-16页
  2.2.1  网络体系第13-15页
  2.2.2  移动性假设第15页
  2.2.3  信道通信方式第15-16页
 2.3  组网技术第16-20页
  2.3.1  管理域第17-18页
  2.3.2  WR的IP编址第18-20页
 2.4  路由设计思想第20-23页
第3章  移动路由技术第23-41页
 3.1  用户的集中管理第23-25页
 3.2  WH位置管理第25-26页
  3.2.1  接入位置通告第26页
  3.2.2  离开位置通告第26页
 3.3  WH位置通知协议设计第26-34页
  3.3.1  数据结构定义第27-29页
  3.3.2  过程描述第29-34页
 3.4  WR的数据报文转发第34-41页
  3.4.1  IPINIP隧道技术第35-38页
  3.4.2  WH的ARP请求处理第38-39页
  3.4.3  WR用户数据转发流程第39-41页
第4章  网络路由技术第41-55页
 4.1  有线网上的路由技术第41-42页
  4.1.1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第41页
  4.1.2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第41-42页
 4.2  MANET路由算法第42-43页
 4.3  网络路由算法描述第43-55页
  4.3.1  SONR概述第43-44页
  4.3.2  序列号和路由表项第44-46页
  4.3.3  SONR报文格式第46-48页
  4.3.4  SONR具体操作第48-55页
第5章  仿真第55-75页
 5.1  仿真工具OPNET第55-56页
 5.2  仿真模型描述第56-70页
  5.2.1  节点模型第56-58页
  5.2.2  OPNET仿真机理第58-60页
  5.2.3  APP_MANAGER PROCESS模型实现第60-61页
  5.2.4  SONR_ROUTING PROCESS模型实现第61-69页
  5.2.5  MOBILITY PROCESS模型实现第69-70页
 5.3  模型有效性验证第70-75页
  5.3.1  仿真场景第70-71页
  5.3.2  节点固定的模型验证第71-72页
  5.3.3  节点移动的模型验证第72-74页
  5.3.4  调试验证第74页
  5.3.5  有效性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个人简历、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宋禅宗语录特指问句研究
下一篇:芽殖酵母PHO85基因和人新基因BRI3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