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滥觞--先秦园林探析
绪论 | 第1-9页 |
第一章 先秦园林的概况及发展 | 第9-41页 |
一、 与天对话的场所:早期园林 | 第10-20页 |
·原始社会园林的起源 | 第10-13页 |
·商周(西周)时期 | 第13-20页 |
二、 和为美:春秋战国及以后的园林 | 第20-32页 |
·春秋战国时期 | 第20-26页 |
·秦代 | 第26-32页 |
三、 昆仑神话到蓬莱神话:园林模式的转变 | 第32-35页 |
·昆仑神话 | 第32-34页 |
·蓬莱神话 | 第34-35页 |
四、 中国古代最早的私家园林 | 第35-41页 |
·土地私有制是否私家园林产生的必要条件 | 第35-36页 |
·先秦时代的私家园林现象 | 第36-41页 |
第二章 先秦园林的功能 | 第41-70页 |
一、 生态维护 | 第42-48页 |
·物质生产基地及资源保护区 | 第42-44页 |
·物资仓储 | 第44-45页 |
·田猎的场所 | 第45-48页 |
·水利建设枢纽 | 第48页 |
二、 政治行为 | 第48-55页 |
·图腾崇拜 | 第49-52页 |
·祭祀活动 | 第52-55页 |
三、 人才基地 | 第55-70页 |
·教育场所 | 第55-67页 |
·养老场所 | 第67-70页 |
第三章 士阶层的崛起 | 第70-79页 |
一、 出与处,仕与隐 | 第71-76页 |
·儒家的隐逸观--“兼济”与“独善” | 第71-75页 |
·道家的避世观--尊隐反仕 | 第75-76页 |
二、 园林与隐逸文化 | 第76-79页 |
第四章 园林美学思想的兴起 | 第79-96页 |
一、 观生意:园林审美的核心 | 第80-86页 |
·望气:有气则生 | 第80-81页 |
·生气:“阴阳”调和 | 第81-82页 |
·观生意:园林审美的核心 | 第82-86页 |
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儒家的自然美 | 第86-94页 |
·比德的审美意象 | 第86-90页 |
·比道的审美境界 | 第90-94页 |
三、 园林中的博物学、园艺学 | 第94-96页 |
第五章 礼乐文化 | 第96-112页 |
一、 礼乐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 第97-103页 |
·礼乐文化的滥觞 | 第97-99页 |
·立于礼,成于乐:理想人生的实现 | 第99-103页 |
二、 礼与乐的解析与复合 | 第103-108页 |
·乐以象天,礼以法地 | 第103-106页 |
·礼乐复合 | 第106-108页 |
三、 礼乐文化与美学秩序 | 第108-112页 |
·以“乐”为基础的美学秩序 | 第108-109页 |
·中和之美的追求 | 第109-112页 |
结语:先秦园林实践对后世的影响 | 第112-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9页 |
附录一:先秦园林的形式 | 第119-124页 |
附录二:生、性、姓 | 第124-125页 |
后记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