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8页 |
§1.1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成像技术 | 第6-9页 |
1.1.1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成像原理 | 第6-7页 |
1.1.2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应用 | 第7-9页 |
§1.2 可视化技术及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第9-13页 |
1.2.1 可视化技术 | 第9-10页 |
1.2.2 可视化研究在生物医学的应用 | 第10-11页 |
1.2.3 共聚焦图像可视化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1.3 课题的提出 | 第13-18页 |
1.3.1 神经细胞钙离子共聚焦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2 神经细胞胞内一氧化氮共聚焦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1.3.3 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本研究采用的可视化算法 | 第18-37页 |
§2.1 法向量估计算法 | 第18-30页 |
2.1.1 法向量估计算法概述 | 第18-26页 |
2.1.2 基于数据场拟合的法向量估计算法 | 第26-30页 |
§2.2 采用的绘制算法 | 第30-34页 |
2.2.1 表面绘制方法 | 第30-32页 |
2.2.2 直接体绘制方法 | 第32-33页 |
2.2.3 体绘制与面绘制的混合绘制方法 | 第33-34页 |
§2.3 交互技术 | 第34-37页 |
2.3.1 跟踪球技术 | 第34-35页 |
2.3.2 其他交互操作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共聚焦显微图像可视化的实现 | 第37-60页 |
§3.1 数据的获取 | 第37-41页 |
3.1.1 神经细胞的培养及荧光标记 | 第37-40页 |
3.1.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参数的选择与图像的获取 | 第40-41页 |
§3.2 共聚焦图像的预处理 | 第41-48页 |
3.2.1 图像的去噪 | 第41-43页 |
3.2.2 图像的增强 | 第43-45页 |
3.2.3 图像的插值 | 第45-48页 |
§3.3 共聚焦显微图像可视化算法的实现 | 第48-58页 |
3.3.1 神经细胞的外形轮廓的可视化 | 第48-54页 |
3.3.2 神经细胞胞内钙离子和一氧化氮分布的可视化 | 第54-57页 |
3.3.3 神经细胞胞外形轮廓与胞内钙离子和一氧化氮的混合绘制 | 第57-58页 |
§3.4 共聚焦显微图像的交互分析 | 第58-60页 |
3.4.1 利用跟踪球实现物体的三维旋转 | 第58-60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60-79页 |
§4.1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成像参数的优化 | 第60-65页 |
4.1.1 点扩散函数 | 第60-63页 |
4.1.2 噪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第63-65页 |
§4.2 法向量估计算法的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65-75页 |
4.2.1 基于差分与插值的梯度算子 | 第65-69页 |
4.2.2 基于拟合的法向量计算方法 | 第69-70页 |
4.2.3 各种法向量估计算法的结果和讨论 | 第70-75页 |
§4.3 共聚焦数据可视化的结果与评价 | 第75-79页 |
4.3.1 神经细胞的外形轮廓的可视化结果 | 第75-76页 |
4.3.2 神经细胞胞内物质分布的可视化 | 第76-77页 |
4.3.3 神经细胞胞内钙离子在谷氨酸刺激下地动态过程的可视化 | 第77页 |
4.3.4 对重构的神经元进行切割,观察内部信息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展望 | 第79-86页 |
§5.1 可视化图像重建质量的改善和重建速度的提高 | 第79-80页 |
§5.2 共聚焦显微图像可视化与分析系统的改进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