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凝集素在水稻抗虫上的研究及共转化的初步探讨
缩写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Ⅰ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1 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1.1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2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 | 第15-16页 |
1.3 植物抗逆基因工程 | 第16页 |
1.4 水稻品质改良 | 第16-17页 |
2 转基因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2.1 基因枪法 | 第17-18页 |
2.2 PEG法 | 第18页 |
2.3 电激法 | 第18页 |
2.4 花粉管通道法 | 第18-19页 |
2.5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 第19-20页 |
3 共转化 | 第20-21页 |
4 选择标记基因的研究 | 第21-22页 |
5 植物转基因沉默 | 第22-24页 |
6 转基因的安全性 | 第24-26页 |
7 展望 | 第26页 |
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Ⅱ 材料与方法 | 第27-4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1.1 供试品种 | 第27页 |
1.2 质粒及菌种 | 第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40页 |
2.1 培养基成分 | 第28-29页 |
2.2 操作步骤 | 第29-30页 |
2.3 选择压的确定 | 第30页 |
2.4 质粒DNA的繁殖 | 第30-33页 |
2.5 载体构建 | 第33-34页 |
2.6 转基因植物的PCR鉴定 | 第34-37页 |
2.7 Southern blot分析 | 第37-39页 |
2.8 RNA提取 | 第39页 |
2.9 RNA甲醛变性电泳 | 第39-40页 |
2.10 One Step RT-PCR的方法 | 第40页 |
Ⅲ 结果和分析 | 第40-48页 |
1 诱导培养基中激素与愈伤的诱导情况 | 第40-41页 |
2 转化体的筛选及再生 | 第41-43页 |
3 转化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 第43-45页 |
4 双基因共转化的分子检测 | 第45-47页 |
5 不同材料不同基因的转化效率对比结果 | 第47-48页 |
Ⅳ 讨论 | 第48-53页 |
1 水稻转化体系的完善 | 第48-51页 |
2 农杆菌介导的共转化体系的完善 | 第51-53页 |
3 植物凝集素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53页 |
Ⅳ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Ⅴ 致谢 | 第62-63页 |
Ⅵ 图版及说明 | 第63-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