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5页 |
英文摘要 | 第15-22页 |
前言 | 第22-26页 |
第一部分 :HBsAg及其与GM-CSF融合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 第26-4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8-3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8-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二部分 :HBsAg及其与GM-CSF融合表达质粒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 第46-5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7-52页 |
(1) 质粒的大量提取 | 第47-48页 |
(2) 重组质粒转染细胞(阳性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 | 第48-49页 |
(3) 检测重组质粒转染细胞中HBsAg的表达(ELISA检测法 | 第49页 |
(4) 检测重组质粒转染细胞中GM-CSF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 第49-50页 |
(5) 鉴定融合表达蛋白的分子量(SDS-PAGE方法 | 第50-51页 |
(6) 鉴定融合表达蛋白的抗原特异性(WesternBlot方法 | 第51-5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2-56页 |
(1) 重组质粒转染细胞中HBsAg的表达 | 第52-53页 |
(2) 重组质粒转染细胞中GM-CSF的表达 | 第53-55页 |
(3) SDS-PAGE检测结果 | 第55页 |
(4) WesternBlot检测结果 | 第55-56页 |
4. 讨论 | 第56-57页 |
第三部分 :HBsAg及其与GM-CSF融合表达质粒DNA免疫BALB/C小鼠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 | 第57-6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1) 质粒大量提取和定量 | 第58页 |
(2) 质粒DNA免疫小鼠 | 第58-59页 |
(3) 抗一HBs检测方法 | 第59页 |
(4) 小鼠脾细胞的制备 | 第59页 |
(5) 小鼠脾细胞HBsAg特异性CTL的检测(~51Cr检测法 | 第59-60页 |
(6) 小鼠脾细胞IL-2、IFN-γ、IL-4分泌水平的检测 | 第6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0-64页 |
(1) 质粒纯度和含量测定结果 | 第60-61页 |
(2) 小鼠血清抗HBs检测结果 | 第61-62页 |
(3) 小鼠HBsAg特异性CTL活性 | 第62-63页 |
(4) 小鼠脾细胞体外诱导IL-2的分泌水平 | 第63-64页 |
(5) 小鼠脾细胞体外诱导IFN-γ的分泌水平 | 第64页 |
(6) 小鼠脾细胞体外诱导IL-4的分泌水平 | 第64页 |
4. 讨论 | 第64-66页 |
第四部分 :HBsAg及其与GM-CSF融合表达质粒DNA免疫HBV转基因小鼠及其病毒清除作用 | 第66-7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6-6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7-70页 |
(1) 质粒大量提取和定量 | 第67页 |
(2) 质粒DNA免疫HBV转基因小鼠 | 第67页 |
(3) 小鼠血清HBsAg检测方法 | 第67-68页 |
(4) 小鼠脾细胞的制备 | 第68页 |
(5) 小鼠脾细胞IL-2、IFN-γ、IL-4分泌水平的检测 | 第68-69页 |
(6)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 第69页 |
(7)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HBsAg的表达 | 第69-70页 |
(8) 肝脏组织学检查 | 第7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0-77页 |
(1) 质粒纯度和含量测定结果 | 第70-71页 |
(2) 小鼠血清HBsAg检测结果 | 第71-72页 |
(3) 小鼠脾细胞体外诱导IL-2的分泌水平 | 第72页 |
(4) 小鼠脾细胞体外诱导IFN-γ的分泌水平 | 第72-73页 |
(5) 小鼠脾细胞体外诱导IL-4的分泌水平 | 第73页 |
(6) 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 第73-74页 |
(7) 小鼠肝细胞HBsAg表达水平 | 第74-76页 |
(8) 小鼠肝脏组织学检查 | 第76-77页 |
4. 讨论 | 第77-79页 |
全文小结 | 第79-80页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文献综述1:GM-CSF增强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进展 | 第87-93页 |
文献综述2: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研究现状 | 第93-100页 |
文献综述3:DNA疫苗安全性研究现状 | 第100-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