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1.1 论文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第二章 雷达信号处理机的杂波图技术 | 第10-18页 |
§2.1 强地物杂波信号模型 | 第10-11页 |
§2.2 雷达建站的幅度杂波图和增益杂波图 | 第11-18页 |
§2.2.1 杂波图的形成算法 | 第11-14页 |
§2.2.2 用CPLD实现杂波图 | 第14-15页 |
§2.2.3 CPLD简介和器件的选用 | 第15-16页 |
§2.2.4 结果分析和结论 | 第16-18页 |
第三章 雷达信号处理机的空时自适应旁瓣相消技术 | 第18-24页 |
§3.1 宽带调幅干扰信号 | 第18-19页 |
§3.1.1 干扰信号模型 | 第18-19页 |
§3.1.2 干扰信号仿真模型 | 第19页 |
§3.2 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的基本原理 | 第19-22页 |
§3.3 提高宽带干扰相消比的算法及仿真结果 | 第22-24页 |
§3.3.1 用空域滤波的概念提高相消比的途径 | 第22页 |
§3.3.2 用时域滤波的概念来提高相消性能 | 第22-23页 |
§3.3.3 空时自适应旁瓣相消性能仿真 | 第23-24页 |
第四章 雷达信号处理机的系统实现算法库及仿真 | 第24-54页 |
§4.1 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组成 | 第24页 |
§4.2 数字正交鉴相 | 第24-30页 |
§4.2.1 数字正交鉴相的基本原理 | 第24-26页 |
§4.2.2 数字正交鉴相的实现方法及仿真结果 | 第26-30页 |
§4.3 自适应通道均衡 | 第30-36页 |
§4.3.1 自适应通道均衡的基本原理 | 第30-32页 |
§4.3.2 自适应通道均衡的实现方法及仿真结果 | 第32-36页 |
§4.4 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 | 第36页 |
§4.5 数字脉冲压缩 | 第36-42页 |
§4.5.1 线形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 | 第37-41页 |
§4.5.2 相位编码信号的脉冲压缩 | 第41-42页 |
§4.6 动目标显示(MTI) | 第42-49页 |
§4.6.1 动目标显示的滤波器原理 | 第43-46页 |
§4.6.2 动目标显示的滤波器的改善因子及仿真结果 | 第46-49页 |
§4.7 动目标检测(MTD) | 第49-54页 |
§4.7.1 动目标检测的基本原理 | 第49-52页 |
§4.7.2 动目标检测的实现方法及性能仿真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