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写列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7-13页 |
1.1 HMG蛋白质家族的分类 | 第7页 |
1.2 HMG-14/17与HMG-I/Y在细胞中的功能 | 第7页 |
1.3 HMG-1/2蛋白质家族的分类 | 第7-9页 |
1.3.1 HMG蛋白质的结构及每部分的功能 | 第8-9页 |
1.3.2 HMG蛋白质的DNA结合域的分类 | 第9页 |
1.4 HMG-1/2蛋白质家族的结合特性 | 第9-11页 |
1.5 HMG-1/2蛋白质家族及HMG1的功能 | 第11-12页 |
1.6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12-13页 |
2. 实验材料及方案 | 第13-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3页 |
2.1.2 材料处理 | 第13页 |
2.1.3 菌种与质粒 | 第13页 |
2.1.4 酶及生化试剂 | 第13-14页 |
2.1.5 PCR引物 | 第1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4-25页 |
2.2.1 CTAB法提总RNA | 第14-16页 |
2.2.2 cDNA的合成(promega AMV) | 第16-6页 |
2.2.3 目的基因cDNA片段的分离 | 第6-20页 |
2.2.3.1 PCR扩增 | 第16-17页 |
2.2.3.2 目的DNA片段的回收纯化 | 第17-18页 |
2.2.3.3 连接 | 第18页 |
2.2.3.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18-19页 |
2.2.3.5 转化 | 第19页 |
2.2.3.6 碱法小量提取质粒DNA | 第19-20页 |
2.2.3.7 酶切鉴定 | 第20页 |
2.2.3.8 测序 | 第20页 |
2.2.4 目的基因3’端片段的分离 | 第20-21页 |
2.2.5 目的基因片段5’端的克隆 | 第21页 |
2.2.6 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21-23页 |
2.2.6.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1-22页 |
2.2.6.2 用于Southern杂交的DNA大量酶切 | 第22-23页 |
2.2.6.3 用碱性缓冲液在尼龙膜上进行Southern转膜 | 第23页 |
2.2.7 Northern杂交分析 | 第23-25页 |
2.2.7.1 探针合成 | 第23页 |
2.2.7.2 RNA甲醛变性电泳 | 第23页 |
2.2.7.3 转膜 | 第23-24页 |
2.2.7.4 杂交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4页 |
3.1 裂叶牵牛HMG2 cDNA克隆及序列 | 第25-26页 |
3.2 HMG2在裂叶牵牛中是单拷贝基因(Southern) | 第26-27页 |
3.3 HMG2在裂叶牵牛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Northern) | 第27页 |
3.4 光周期对HMG2基因表达的影响(Northern) | 第27-28页 |
3.5 玉米、黄瓜HMG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Northern杂交图 根、茎、叶、花序) | 第28-32页 |
3.6 黄瓜不同发育时期HMG表达组织特异性 | 第32-34页 |
4. 讨论 | 第34-38页 |
4.1 比较牵牛花HMG1与HMG2的序列,初步判定HMG2可能在牵牛花中起持家基因的作用 | 第34页 |
4.2 在黄瓜、玉米、裂叶牵牛中是否有其它的HMG蛋白质家族也起作用及HMG蛋白质的精细功能 | 第34-35页 |
4.3 通过研究红光对植物开花的影响,是证明光敏色素与植物开花功有关 | 第35页 |
4.4 黄瓜、玉米、牵牛花HMG-box序列的比 | 第35-36页 |
4.5 HMG蛋白质与植物开花 | 第36-38页 |
5. 结论 | 第38-3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7. ABSTRACT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