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应用光学论文

无源光纤传像系统传像质量的评价与优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10页
1 绪言第10-14页
   ·本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0页
   ·国内外光纤传像技术发展概况与状态第10-13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第13-14页
2 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标准第14-25页
   ·引言第14页
   ·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标准概述第14-19页
     ·空域法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标准第14-17页
     ·频域法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标准第17-19页
   ·复合光学系统传递函数第19-20页
   ·评价标准综合选择模型第20-23页
   ·光纤传像系统像质评价标准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无源光纤传像元件第25-45页
   ·引言第25-26页
   ·阶跃型光纤的传光原理及特性第26-28页
   ·光纤传像束第28-36页
     ·传像束的截面积与数值孔径第28-29页
     ·传像束结构与分辨率第29-31页
     ·填充系数与像束的积分透过率第31-32页
     ·光纤传像束基本理论模型第32-36页
   ·光纤传像束像质评价参数及综合评价第36-44页
     ·分辨率第37页
     ·透过率第37-39页
     ·断丝率第39页
     ·光纤传像束MTF的理论分析第39-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无源光纤传像系统与像质评价第45-64页
   ·引言第45页
   ·无源光纤传像系统及其设计原则第45-48页
     ·一般光纤传像系统的物镜设计原则第45-47页
     ·传像束后方镜组的设计要求第47-48页
     ·光纤传像系统的基本结构第48页
   ·光纤望远系统第48-55页
     ·光纤望远系统的组成和成像原理第49-50页
     ·光纤望远系统中光纤传像束的选取第50-51页
     ·光纤望远系统中成像物镜参数的确定第51-52页
     ·光纤望远系统中目镜参数的确定第52-53页
     ·光纤望远系统中光束限制与出瞳、眼点位置第53-54页
     ·光纤望远系统中成像景深与调焦第54-55页
   ·光纤传像系统的像质评价第55-62页
     ·光纤传像系统的级联分段第55-56页
     ·光纤传像系统的传递函数理论分析第56-62页
       ·光纤望远系统理论模型第56-58页
       ·满足空不变线性系统的条件第58-59页
       ·混频现象及其度量和统计传递函数第59-60页
       ·实际光纤望远系统的传递函数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5 光纤传像系统的波分复用像质优化方案第64-90页
   ·引言第64页
   ·光纤传像系统各种像质优化方案的分析第64-69页
     ·动态扫描法提高光纤传像束传像质量第64-67页
     ·光学法改善光纤传像束传输图像质量方案第67-69页
       ·消除传输图像网纹效应的全息法第67-68页
       ·空间滤波器法第68页
       ·波分复用法第68-69页
   ·波分复用光纤传像系统传像原理第69-73页
   ·波分复用光纤传像系统成像理论分析第73-88页
     ·波分(色散)元件的色散效应第73-74页
     ·波分复用系统成像基本理论模型第74-78页
     ·波分复用系统优化像质的理论分析第78-83页
       ·线性系统第78-79页
       ·系统优化像质的机理分析第79-83页
     ·系统优化像质的最佳实现第83-88页
       ·色散方向的选择第83-86页
       ·色散量的选择与像束的消色差区第86-88页
   ·光纤传像优化系统像质评价第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6 彩色图像的重构与色度还原第90-102页
   ·引言第90页
   ·波分复用成像系统图像重构分析第90-96页
     ·连续图像和离散图像第91-92页
     ·波分复用图像重构第92-95页
     ·重构像元对系统输出图像对比度的影响第95-96页
   ·彩色图像信息的色度还原第96-101页
     ·灰度图像与彩色图像第97-98页
     ·人眼的色视觉特性第98-99页
     ·波分成像对彩色图像色度的还原第99-101页
   ·本章小节第101-102页
7 波分复用光纤传像系统的工程化实现第102-118页
   ·引言第102页
   ·系统总体方案第102-103页
   ·光路系统方案的优化第103-104页
   ·波分成像系统设计第104-112页
     ·波分元件的选择与系统结构参数第104-105页
     ·线色散量的确定第105-108页
     ·色散棱镜的设计第108-112页
   ·系统结构设计与调校第112-116页
   ·本章小节第116-118页
8 影响系统成像效果的因素分析第118-127页
   ·引言第118页
   ·光学透镜系统对图像传输质量的影响分析第118-119页
   ·光纤传像束制造误差对系统成像效果的影响第119-124页
     ·像束相关排列错位误差对系统成像效果的影响第119-121页
     ·像束端面垂直度对成像效果的影响第121-124页
     ·像束集团断丝对成像效果的影响及其措施第124页
   ·波分成像系统的色散匹配误差对成像效果的影响第124-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结论第127-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29-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审美与自由——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影响
下一篇:论英语言语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