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第1页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关键词> | 第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一、《庄子》与《楚辞》页 |
──李白之前的中国浪漫主义之源 | 第7-14页 |
(一) 《庄》《骚》中国浪漫主义的逻辑起点 | 第7-9页 |
(二) 神话成为浪漫主义的最主要特质,页 |
丰富和饱满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 第9-11页 |
(三) 中国儒家诗教的主流地位及其坚固性,页 |
正造成中国浪漫主义的艰难性与边缘地位 | 第11-14页 |
二、并庄、屈以为心页 |
──论李白的浪漫主义人格建构 | 第14-23页 |
(一) 李白浪漫主义人格是对庄子、屈原人格精神的整合与超越 | 第14-16页 |
(二) 李白的浪漫主义人格的内核是“外王内圣”,外化为英雄主义 | 第16-19页 |
(三)时代的惊飚疾驰导致了个人的失落,诗人通过求仙为生命追加意义 | 第19-23页 |
三、龙飞凤舞页 |
──论李白浪漫主义诗篇的页 |
神话和历史的双重结构 | 第23-28页 |
(一) 神话与历史的双重结构,共同构筑诗人对生活与命运的阐释 | 第23-26页 |
(二) 李白浪漫主义精神及创作所断裂出的文化意义 | 第26-28页 |
四、为天地立心 | 第28-35页 |
(一) 李白之前游侠的道德定位及价值判断 | 第28-29页 |
(二) 李白笔下的游侠对已有的侠的定位的偏离与走向国家功业的真实 | 第29-32页 |
(三) 李白对游侠的内涵的丰富与深化 | 第32-35页 |
回眸岁月深处的光阴页 |
──代后记暨致谢 | 第35-37页 |
<引文>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