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责任研究
导言 | 第1页 |
一 危险责任的一般理论 | 第6-30页 |
(一) 危险责任的概念 | 第6-13页 |
(二) 危险责任的基本功能 | 第13-16页 |
(三) 危险责任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四) 危险责任因果关系的确定 | 第18-22页 |
(五) 危险责任与过失相抵 | 第22-25页 |
(六) 危险责任的免责事由 | 第25-27页 |
(七) 共同危险责任 | 第27-30页 |
二 危险责任立法的比较考察 | 第30-40页 |
(一) 法、日、美模式 | 第30-36页 |
(二) 德国模式 | 第36-38页 |
(三) 小结 | 第38-40页 |
三 危险责任在侵权法中处境的尴尬与窘迫 | 第40-47页 |
(一) 危险责任的尴尬 | 第40-44页 |
1、 与侵权法的道德基础格格不入 | 第40-41页 |
2、 与侵权法的预防功能格格不入 | 第41-42页 |
3、 与侵权法的社会功能格格不入 | 第42-43页 |
4、 与责任的性质及侵权法的制度设计格格不入 | 第43-44页 |
(二) 危险责任的窘迫 | 第44-47页 |
四 危险责任的真正归宿——纳入社会保障法 | 第47-53页 |
(一) 哲学基础的一致 | 第47-48页 |
(二) 法律属性的一致 | 第48-49页 |
(三) 自身发展的规律 | 第49-51页 |
(四) 基本功能的需要 | 第51-52页 |
(五) 体系完善的需要 | 第52-53页 |
五 我国危险责任立法的现状及检讨 | 第53-61页 |
(一) 危险责任的地位与法律渊源 | 第53-54页 |
(二) 存在问题 | 第54-61页 |
1、 产品责任依然坚持过错推定 | 第55-56页 |
2、 《民法通则》第123条值得商榷 | 第56-59页 |
(1) 不能正确处理与过错责任的关系 | 第56-58页 |
(2) 高度危险作业的范围难以界定 | 第58-59页 |
3、 危险责任的赔偿限额过低且不一致 | 第59页 |
4、 欠缺保险制度及保障制度的配套 | 第59-60页 |
5、 仍以诉讼或法院调解为其基本方式 | 第60-61页 |
结语: 立法建议 | 第61-63页 |
参考书目 | 第63-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