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导言 | 第7-8页 |
第1章 国际经济合同担保的一般理论 | 第8-19页 |
1.1 国际经济合同担保的概念 | 第8-13页 |
1.1.1 国际经济合同担保的法律含义 | 第8-9页 |
1.1.2 各国立法、判例对担保的法理论学说 | 第9-11页 |
1.1.3 国际经济合同担保与国内经济合同担保比较 | 第11-13页 |
1.2 国际经济合同担保的法律特征 | 第13-16页 |
1.3 国际经济合同担保的法律功能 | 第16-19页 |
1.3.1 国际经济合同担保的功能 | 第16-17页 |
1.3.2 国际经济合同担保的功能评说 | 第17-19页 |
第2章 国际经济合同担保的几种方式 | 第19-35页 |
2.1 所有权保留 | 第19-20页 |
2.2 留置担保 | 第20-21页 |
2.3 抵押担保 | 第21-22页 |
2.4 保证担保 | 第22-23页 |
2.5 浮动担保 | 第23-25页 |
2.6 消极担保 | 第25-28页 |
2.7 银行担保和信用证 | 第28-35页 |
2.7.1 银行担保 | 第28-30页 |
2.7.2 信用证 | 第30-33页 |
2.7.3 信用证与银行担保的关系 | 第33-34页 |
2.7.4 备用信用证 | 第34-35页 |
第3章 中国涉外经济合同担保的法律界定 | 第35-45页 |
3.1 担保人的主体资格 | 第36-37页 |
3.2 担保范围规定 | 第37-38页 |
3.2.1 外汇担保的对象范围 | 第37-38页 |
3.2.2 外汇担保的适用范围 | 第38页 |
3.3 限额担保规定 | 第38页 |
3.4 担保合同的形式要件 | 第38-39页 |
3.5 担保人的权利与义务 | 第39-41页 |
3.5.1 担保人的权利 | 第39-40页 |
3.5.2 担保人的义务 | 第40-41页 |
3.6 担保人的义务解 | 第41页 |
3.7 我国在涉外经济贸易活动中、运用各种担保应注意的问题 | 第41-45页 |
第4章 国际经济合同担保的国际立法 | 第45-52页 |
4.1 国际立法的相关规定 | 第45-47页 |
4.2 《国际商会合同保函统一规则》的有关规定 | 第47-52页 |
4.2.1 《规则》的范围及适用 | 第47页 |
4.2.2 《规则》所规定的担保的法律性质 | 第47-48页 |
4.2.3 保函的含义 | 第48-49页 |
4.2.4 担保人的责任 | 第49-50页 |
4.2.5 担保人对受益人所负义务的解除或终止 | 第50-5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