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2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三维电极的特性 | 第16-17页 |
·三维电极在电化学反应系统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三维电极在有机电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三维电极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三维电极在环境处理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三维电极模型化 | 第20-26页 |
·填充床电极模型化 | 第20-21页 |
·质子膜燃料电池多孔电极模型化 | 第21-25页 |
·多孔电极中效率因子 | 第25-26页 |
·三维电极模型化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多尺度方法概述 | 第28-29页 |
·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及方程组边值问题求解 | 第29-31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填充床电极反应器中典型有机电合成反应系统的选择性分析 | 第32-43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填充床电极反应器理论模型 | 第33-37页 |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步骤 | 第33-34页 |
·建立反应工程宏观动力学关系式的方法 | 第34页 |
·填充床电极反应器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34-35页 |
·填充床电极床层内电势电流分布的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填充床电极反应器的三种操作状态 | 第36页 |
·填充床电极微分反应器(PBEDR)理论数模 | 第36-37页 |
·典型有机电合成系统及PBEDR 分析 | 第37-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质子膜燃料电池(PEMFC)多孔电极极化的两尺度分析 | 第43-61页 |
·导论 | 第43-44页 |
·质子膜燃料电池 | 第44-49页 |
·质子膜燃料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78-80,117] | 第44-47页 |
·质子膜燃料电池的关键元件 | 第47-49页 |
·质子膜燃料电池多孔电极两尺度理论模型 | 第49-57页 |
·质子膜燃料电池多孔电极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49页 |
·质子膜燃料电池多孔电极两尺度理论模型 | 第49-57页 |
·多孔电极的极化曲线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三维电极非线性模型求解方法 | 第61-75页 |
·前言 | 第61-62页 |
·有限差分法 | 第62-68页 |
·BAND(J)求解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的基本原理 | 第62-65页 |
·BAND(J)求解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的基本原理 | 第65-67页 |
·DIFEQ 子程序的使用说明 | 第67页 |
·对团簇效率因子子程序FUCE(J)的说明 | 第67页 |
·有限差分法的局限性 | 第67-68页 |
·Adomian 分解法(ADM) | 第68-75页 |
·ADM 分解法的基本原理 | 第68-72页 |
·ADM 机械化的基本原理 | 第72-75页 |
第五章 三维电极非线性模型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75-96页 |
·前言 | 第75页 |
·填充床电极反应器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75-83页 |
·填充床电极反应器模型求解 | 第75-77页 |
·填充床电极反应器模型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77-79页 |
·硝基苯电还原制对氨基苯酚 PBEDR 实例 | 第79-83页 |
·质子膜燃料电池(PEMFC)多孔电极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83-94页 |
·多孔电极理论模型求解 | 第83-86页 |
·多孔电极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86-90页 |
·氢 PEMFC 多孔阴极计算实例 | 第90-94页 |
·小结 | 第94-9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100页 |
·结论 | 第96-98页 |
·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