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加密与解密论文

基于生物特征的真随机数发生器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绪论第13-20页
   ·随机序列的背景和应用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7-20页
2 生物特征认证系统和随机数理论第20-39页
   ·生物特征认证系统第20-26页
     ·生物认证技术概述第20页
     ·基于生理特征的生物认证技术第20-23页
     ·基于行为特征的生物认证技术第23-24页
     ·多生物特征认证技术第24-25页
     ·生物特征认证系统的构成第25-26页
     ·生物特征认证系统的前景和局限第26页
   ·随机数理论及其检测标准第26-37页
     ·密码学中的随机序列及随机性理论第26-28页
     ·微机系统获得真随机数的几种方式第28-30页
     ·随机序列检测方法第30-37页
   ·提取生物特征差异生成随机数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3 基于图像加密技术的鼠标真随机数发生器第39-69页
   ·引言第39-40页
   ·图像加密技术第40-45页
     ·图像加密技术研究概述第40-43页
     ·性能分析指标第43-45页
     ·利用混沌图像加密获得高质量随机序列的可行性第45页
   ·算法框架第45-46页
   ·分块加密模式扩散性分析第46-57页
     ·基础分析第46-50页
     ·四叉树排列算法第50-52页
     ·“MASL”加密算法第52-54页
     ·PER 加密算法第54-57页
   ·几种真随机数发生器的实现第57-65页
     ·基本变换第57-58页
     ·三种混沌映射第58-64页
     ·基于MASL 加密算法的随机数发生器第64页
     ·基于PER 加密的随机数发生器第64-65页
   ·实验结果和统计测试第65-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4 基于混沌Hash 函数的鼠标真随机数发生器第69-82页
   ·引言第69页
   ·Hash 函数简介第69-72页
     ·Hash 函数定义第69-70页
     ·传统Hash 函数第70-71页
     ·混沌Hash 函数研究第71-72页
     ·Hash 函数在随机数发生器中的应用第72页
   ·基本变换第72-73页
     ·模/数转换第72页
     ·轨迹/数字序列变换第72-73页
     ·数字序列/数位变换第73页
   ·基于混沌Hash 函数的三个真随机数发生器第73-78页
     ·基于FFNF 的TRNG第74-75页
     ·基于Tent map 的TRNG第75-77页
     ·基于Tent map 的改进方案第77-78页
   ·实验结果第78-81页
     ·速度第78-79页
     ·扩散性第79页
     ·随机性测试第79-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5 基于特征提取的手写签名真随机数发生器第82-103页
   ·手写签名认证技术研究第82-88页
     ·手写签名认证技术简介第82-84页
     ·签名数据的采集第84-85页
     ·预处理第85-86页
     ·特征提取第86-87页
     ·特征匹配与决策第87页
     ·性能评估第87-88页
   ·手写签名真随机数发生器的总体框架第88-89页
   ·签名采样及预处理第89-91页
   ·手写签名的差异特征提取第91-95页
     ·水平位移第91-92页
     ·垂直位移第92页
     ·水平速度第92-93页
     ·垂直速度第93页
     ·水平加速度第93页
     ·垂直加速度第93页
     ·角度第93-94页
     ·曲度第94页
     ·其它特征第94-95页
   ·特征再处理技术第95-100页
     ·离散余弦变换第95-96页
     ·小波包变换第96-100页
   ·比特抽取第100页
   ·几种算法设计第100-101页
   ·相关测试第101-102页
     ·随机性测试第101-102页
     ·速度测试第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6 基于生物特征的真随机数发生器的应用研究第103-118页
   ·生物特征密码系统第103-106页
     ·研究背景第103-104页
     ·相关研究现状第104页
     ·模糊保险箱理论第104-106页
   ·基于手写签名的密钥产生算法第106-112页
     ·混沌Hash 函数与TD-ERCS第106-107页
     ·基于TD-ERCS 的生物特征密钥产生算法第107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107-112页
   ·基于Windows mobile 平台的TRNG 实现第112-117页
     ·Windows mobile 5.0 平台第112-113页
     ·.NET Compact Framework 与C#语言第113-115页
     ·程序实现第115-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2页
附录第132-134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32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32-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局子空间人脸特征提取及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混沌理论的信息安全加密系统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