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经济生活的推测
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导言 | 第8-9页 |
一、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相关考古发现 | 第9-22页 |
(一) 兴隆洼文化 | 第9-12页 |
(二) 赵宝沟文化 | 第12-14页 |
(三) 富河文化 | 第14-15页 |
(四) 红山文化 | 第15-19页 |
(五) 小河沿文化 | 第19页 |
(六) 夏家店下层文化 | 第19-22页 |
二、关于经济生活的研究 | 第22-34页 |
(一) 农业 | 第23-28页 |
1、兴隆洼文化 | 第23-24页 |
2、赵宝沟文化 | 第24-26页 |
3、红山文化 | 第26-28页 |
4、夏家店下层文化 | 第28页 |
(二) 手工业 | 第28-34页 |
1、制石业 | 第29-30页 |
2、制陶业 | 第30-31页 |
3、制骨业 | 第31页 |
4、制玉业 | 第31-32页 |
5、金属冶铸业 | 第32-34页 |
三、辽河上游农业起源的动力机制分析 | 第34-43页 |
(一) 自然环境因素 | 第35-37页 |
1、生态环境 | 第35-36页 |
2、气候 | 第36-37页 |
(二)人口压力因素 | 第37-39页 |
(三)聚落因素 | 第39-41页 |
1、聚落的选址 | 第39-40页 |
2、聚落的稳定性 | 第40-41页 |
(四)生产工具因素 | 第41-43页 |
四、余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