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二氧化铈晶体特性 | 第9-10页 |
·CeO_2的结构 | 第9页 |
·CeO_2的性质 | 第9-10页 |
·二氧化铈的用途 | 第10-12页 |
·在化学机械抛光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紫外线吸收剂方面的应用 | 第11页 |
·在汽车尾气探测及净化催化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 第12页 |
·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2页 |
·球形纳米二氧化铈用途和现有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喷雾高温分解法 | 第12-13页 |
·机械活化法 | 第13页 |
·化学沉淀法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2 爆轰参数的计算 | 第15-20页 |
·炸药爆炸的特征 | 第15页 |
·炸药的氧平衡 | 第15-16页 |
·爆轰产物成分的确定 | 第16-17页 |
·爆热的计算 | 第17-18页 |
·爆温的计算 | 第18-20页 |
3 尿素、亚硝酸钠对爆轰产物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20-33页 |
·实验设备及产物表征 | 第20-22页 |
·实验内容 | 第20页 |
·爆炸反应容器 | 第20-21页 |
·产物的表征 | 第21-22页 |
·无添加剂的爆轰产物颗粒形貌 | 第22-26页 |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混合炸药爆炸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页 |
·实验操作 | 第22-23页 |
·爆轰产物的表征 | 第23-25页 |
·产物经500℃焙烧两个小时的变化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页 |
·尿素对爆轰产物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26-29页 |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爆炸可行性分析 | 第26-27页 |
·实验过程 | 第27页 |
·爆轰产物的表征 | 第27-29页 |
·小结 | 第29页 |
·亚硝酸钠对爆轰产物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29-31页 |
·实验过程 | 第29页 |
·实验产物的表征 | 第29-31页 |
·实验过程分析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氯化钠、硝酸钠、硫酸钛对爆轰产物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33-41页 |
·氯化钠对爆轰产物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33-35页 |
·实验过程 | 第33页 |
·爆轰产物的表征 | 第33-35页 |
·硝酸钠对爆轰产物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35-38页 |
·反应过程 | 第35页 |
·爆轰产物的表征 | 第35-36页 |
·反应方程式 | 第36页 |
·焙烧后 | 第36-38页 |
·硫酸钛对爆轰产物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38-40页 |
·实验过程 | 第38页 |
·爆轰产物的表征 | 第38-39页 |
·实验分析及讨论 | 第39页 |
·产物经500℃下焙烧一个小时后的变化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51页 |
·衍射峰位置偏移的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爆轰产物的X射线衍射 | 第41-42页 |
·衍射的原理 | 第42页 |
·布拉格方程 | 第42-43页 |
·爆轰产物衍射角平移原因分析 | 第43-44页 |
·炸药爆轰参数的计算及测量 | 第44-46页 |
·爆热对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 | 第44-46页 |
·爆速对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 | 第46页 |
·尿素和硝酸铈混合煅烧制备二氧化铈 | 第46-48页 |
·实验过程 | 第46页 |
·煅烧产物的表征 | 第46-48页 |
·爆轰法与其他制备方法的比较 | 第48-51页 |
·与喷雾高温分解法的比较 | 第48页 |
·与机械活化法的比较 | 第48-49页 |
·与化学沉淀法的比较 | 第49-50页 |
·爆轰法的优点与不足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附录 物质的生成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