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20页 |
·植物抗旱性 | 第8-10页 |
·抗旱性的概念和机制 | 第8-9页 |
·抗旱性与形态结构 | 第9-10页 |
·抗旱性与生理生化性状 | 第10页 |
·抗旱QTL(Drought-resistance QTL) | 第10-13页 |
·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 第10-11页 |
·QTL定位原理与方法 | 第11页 |
·QTL定位群体 | 第11-12页 |
·水稻抗旱QTL定位 | 第12-13页 |
·QTL定位与关联分析(Association analysis) | 第13-19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 | 第14-16页 |
·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 | 第16-19页 |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DNA提取 | 第20-23页 |
·QTL | 第23-25页 |
·QTL的选择 | 第23页 |
·QTL的位置 | 第23-25页 |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 第25-27页 |
·PCR产物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27-28页 |
·统计分析 | 第28-30页 |
·SNPs频率分析 | 第28页 |
·连锁不平衡(LD)分析 | 第28-30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SNPs | 第30-32页 |
·抗旱QTL区域的连锁不平衡 | 第32-37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7-45页 |
·DNA序列多样性 | 第37-39页 |
·连锁不平衡结构 | 第39-43页 |
·展望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