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于航管一次雷达中的气象检测系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2-14页 |
2 国外航管一次雷达中的气象检测 | 第14-21页 |
·ASR-9雷达 | 第14-16页 |
·ASR-10SS雷达 | 第16-19页 |
·ASR-12雷达 | 第19-21页 |
3 气象信息处理的原理 | 第21-27页 |
·气象粒子的散射特性 | 第21页 |
·微波在大气中的衰减 | 第21页 |
·雷达气象方程 | 第21-23页 |
·影响气象检测精度的因素 | 第23-24页 |
·与雷达所测空间有关的因素 | 第23页 |
·波束传播过程中的因素 | 第23-24页 |
·雷达本身的定量测量性能 | 第24页 |
·对接收机的要求 | 第24-25页 |
·接收机动态范围 | 第24页 |
·接收机灵敏度 | 第24-25页 |
·气象回波的频谱 | 第25-27页 |
·多普勒频移 | 第25页 |
·信号参数在频谱中的影响 | 第25-27页 |
4 寄生气象检测的总体方案 | 第27-33页 |
·概述 | 第27页 |
·雷达信号形式 | 第27-28页 |
·气象标定 | 第28-29页 |
·气象检测对天线的要求 | 第29页 |
·气象检测对馈线的要求 | 第29-30页 |
·变极化馈电网络 | 第29页 |
·馈线通道 | 第29-30页 |
·气象检测对发射机的要求 | 第30-31页 |
·气象检测对接收机的要求 | 第31页 |
·气象检测对信号处理的要求 | 第31-32页 |
·气象检测对数据处理和显示终端的要求 | 第32-33页 |
5 寄生气象检测的实现 | 第33-53页 |
·接收机的实现 | 第33-38页 |
·接收通道 | 第33-36页 |
·信号产生 | 第36页 |
·频率激励源 | 第36-37页 |
·接收机性能分析 | 第37-38页 |
·信号处理的实现 | 第38-44页 |
·硬件平台 | 第38-39页 |
·功能实现框图 | 第39页 |
·数字脉冲压缩 | 第39-41页 |
·杂波抑制 | 第41-43页 |
·点目标抑制 | 第43页 |
·气象杂波图和幅度检测 | 第43-44页 |
·显示终端的实现 | 第44-50页 |
·工作原理 | 第44-45页 |
·硬件组成 | 第45-48页 |
·显示计算机板 | 第46页 |
·显示控制板 | 第46-47页 |
·故障检测板 | 第47-48页 |
·显示器 | 第48页 |
·工作站计算机 | 第48页 |
·软件 | 第48-49页 |
·雷达终端机箱软件 | 第48-49页 |
·工作站软件 | 第49页 |
·显示画面 | 第49-50页 |
·气象幅度标定 | 第50-53页 |
·定标曲线的制定 | 第50-51页 |
·Z_e(dBz)表的制定 | 第51页 |
·距离修正表的制定 | 第51-52页 |
·定标结果的验证 | 第52-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