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8-9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8-9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9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9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9页 |
·论文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0页 |
·论文研究的不足 | 第10-11页 |
第2章 统筹城乡的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1-24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述评 | 第11-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述评 | 第11-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及述评 | 第14-17页 |
·统筹城乡的一般理论 | 第17-23页 |
·基本概念释义 | 第17-18页 |
·统筹城乡的内涵与外延 | 第18-19页 |
·统筹城乡的目标与意义 | 第19-21页 |
·统筹城乡的阶段与模式 | 第21-22页 |
·统筹城乡发展指标描述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探索 | 第24-31页 |
·发达国家城乡关系发展经验借鉴 | 第24-26页 |
·美国——农业的现代化 | 第24-25页 |
·日本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及经验 | 第25-26页 |
·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发展经验借鉴 | 第26-28页 |
·韩国——“新村运动” | 第26-27页 |
·印度城乡发展的的经验与教训 | 第27-28页 |
·国内部分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模式分析 | 第28-30页 |
·江苏省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与做法 | 第28-29页 |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历程及分析评价 | 第31-48页 |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必要性 | 第31-32页 |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基础 | 第31页 |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重庆市城乡关系发展历程 | 第32-41页 |
·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 第32-36页 |
·直辖十年(1997-2006)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探索 | 第36-41页 |
·重庆市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的新实践 | 第41-46页 |
·“一圈两翼”协同发展,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 第41-42页 |
·以民生为导向的系列改革促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 第42-43页 |
·城乡经济结构逐步改善,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 第43-44页 |
·城乡社会事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统筹城乡改革奠定了基础 | 第44-45页 |
·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心的城市化推进战略实现了创新性突破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研究 | 第48-55页 |
·对现阶段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的思考 | 第48-52页 |
·以国家政策扶持为支撑力 | 第48-49页 |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 | 第49-50页 |
·以民生导向为关键点 | 第50-51页 |
·以制度创新为根本途径 | 第51-52页 |
·以渐进式改革为主要推进方式 | 第52页 |
·重庆市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路径推进中存在的障碍 | 第52-54页 |
·经济支撑能力弱,公共财政受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限制 | 第53页 |
·农村金融体系尚不健全,未能建立起统筹城乡的投融资体系 | 第53页 |
·维护农民权益的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保障有所缺失 | 第53-54页 |
·土地资源要素依然是制约改革进一步深化一大因素 | 第54页 |
·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在新时期进一步深化的对策建议 | 第55-59页 |
·坚持开放、发展为根本,吸引多方支持,提升统筹城乡改革实力 | 第55-56页 |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投融资体系 | 第56-57页 |
·加强组织和结构保障,公平公正地保障农民的根本权益 | 第57页 |
·以土地资源要素为改革突破口,深入推进各项改革 | 第57-58页 |
·建设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59页 |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A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64-65页 |
附录 B 重庆市基础数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