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一事不再理的客观范围概述 | 第10-21页 |
一、一事不再理的概念解读——以禁止双重危险为比对系 | 第10-11页 |
二、一事不再理效力范围的四维界定 | 第11-14页 |
三、一事不再理客观范围与相关制度的关系介评 | 第14-21页 |
第二章 比较法视野下一事不再理的客观范围——三种不同的法律进路 | 第21-40页 |
一、大陆法系一事不再理的客观范围——以“行为”为基点的公诉事实主义进路 | 第23-29页 |
二、英美法系一事不再理的客观范围——以“罪行”为基点的诉因主义进路 | 第29-36页 |
三、日本一事不再理的客观范围——“公诉事实”与“诉因”相结合的混合主义进路 | 第36-40页 |
第三章 一事不再理客观范围三种进路的比较分析 | 第40-52页 |
一、诉讼模式对一事不再理客观范围确立的影响 | 第40-42页 |
二、一事不再理客观范围在两大诉讼模式下的制度系属 | 第42-48页 |
三、一事不再理客观范围定位的价值冲突与制度选择 | 第48-52页 |
第四章 我国一事不再理客观范围的确立 | 第52-61页 |
一、一事不再理确立的制度障碍及其克服 | 第52-54页 |
二、诉讼对象的确立方案——三种模式的选择 | 第54-57页 |
三、一事不再理客观范围的确立——公诉事实主义及其例外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后记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