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建模与优化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7-8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8-9页 |
第二章 凝汽器系统的建模及优化 | 第9-2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汽轮机输出功率建模 | 第11-18页 |
·凝汽器系统参数 | 第11-12页 |
·汽轮机背压和凝汽器压力的关系 | 第12-13页 |
·凝汽器压力的定义和计算 | 第13页 |
·冷却水进口温度 | 第13页 |
·冷却水温升 | 第13-14页 |
·凝汽器传热端差 | 第14页 |
·凝汽器压力 | 第14-15页 |
·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的简化计算 | 第15页 |
·汽轮机功率增量 | 第15-16页 |
·拟合汽轮机的功率—背压曲线 | 第16-18页 |
·循环水泵的耗功建模 | 第18-26页 |
·循环水泵相关数据 | 第18-21页 |
·循环水泵的工作特性曲线方程拟合 | 第21-25页 |
·扬程—流量曲线方程 | 第21-23页 |
·效率—流量特性曲线方程 | 第23-25页 |
·循环水泵的耗功计算 | 第25-26页 |
·系统模型建立及求解 | 第26页 |
·SQP算法简介 | 第26-28页 |
·SQP算法求解凝汽器真空模型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电厂循环水泵轴效率优化模型 | 第29-51页 |
·引言 | 第29页 |
·火电厂辅控系统概况介绍 | 第29-31页 |
·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 | 第31-39页 |
·交流变频调速的优异特性 | 第31-32页 |
·与其它调速方法的比较 | 第32页 |
·变频调速合理应用 | 第32-33页 |
·变频器容量的确定 | 第33-34页 |
·变频调速技术在循环水泵的运用 | 第34-39页 |
·循环水泵的变频控制原理 | 第35页 |
·循环水泵电机一次回路改造 | 第35-36页 |
·循环水泵电机的控制模式 | 第36页 |
·变频器手动/自动控制方式的实现 | 第36-37页 |
·循环水泵在变频方式下的优点 | 第37页 |
·变频器在循环水泵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循环水泵调速运转节能原理 | 第38-39页 |
·离心式给水泵的特性研究 | 第39-46页 |
·离心式给水泵的参数和性能曲线 | 第39-42页 |
·离心式给水泵的并联运行特性与变速调节 | 第42-45页 |
·离心式给水泵的特性方程 | 第45-46页 |
·离心式给水泵高效工作区约束条件 | 第46-49页 |
·系统模型建立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循环水泵效率优化模型的遗传算法求解 | 第51-62页 |
·遗传算法简介 | 第51-56页 |
·遗传算法的生物学基础 | 第51-53页 |
·遗传算法特点 | 第53页 |
·遗传算法的应用 | 第53-55页 |
·遗传算法的现状 | 第55-56页 |
·循环水系统优化模型的遗传算法模型 | 第56-59页 |
·循环水系统优化模型的遗传算法模型求解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论文总结 | 第62页 |
·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