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4页 |
·表面冶金概述 | 第8-10页 |
·表面冶金的形成 | 第8页 |
·表面冶金的原理 | 第8-9页 |
·表面冶金技术的适用范围 | 第9页 |
·表面冶金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钛及钛合金 | 第10-13页 |
·钛的资源 | 第10页 |
·钛合金的分类 | 第10-11页 |
·钛及钛合金的应用 | 第11-12页 |
·钛合金的新发展 | 第12-13页 |
·钛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 | 第13-16页 |
·钛合金的磨损行为 | 第16-17页 |
·冲蚀磨损 | 第16页 |
·粘着磨损 | 第16-17页 |
·微动磨损 | 第17页 |
·腐蚀磨损 | 第17页 |
·钛合金的表面冶金 | 第17-26页 |
·钛合金的表面冶金方法 | 第17-18页 |
·表面冶金熔结技术 | 第18-26页 |
·表面冶金熔结涂层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表面冶金熔结涂层的材料 | 第19-20页 |
·表面冶金熔结涂层的研究进展 | 第20页 |
·表面冶金熔结涂层的制备 | 第20-26页 |
·低氧压熔结技术的原理及优点 | 第26页 |
·Al-Si涂层的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 第27-32页 |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Ti_3SiC_2三元相的性能及制备方法 | 第28-32页 |
·Ti_3SiC_2性能 | 第28-29页 |
·Ti_3SiC_2的制备方法 | 第29-3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32-34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3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9页 |
·试件的准备 | 第34页 |
·料浆的制备 | 第34-35页 |
·低氧压熔结Al-Si涂层的制备 | 第35页 |
·低氧压熔结Ti_3SiC_2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的制备 | 第35页 |
·金相试样制备 | 第35-36页 |
·差热分析实验 | 第36页 |
·相组成及微观组织分析 | 第36页 |
·直读光谱分析 | 第36页 |
·氧化性能测试 | 第36-37页 |
·磨损性能测试 | 第37-39页 |
第三章 钛合金表面低氧压熔结Al-Si涂层 | 第39-74页 |
·前言 | 第39页 |
·低氧压熔结铝粉和硅粉制备Al-Si涂层 | 第39-47页 |
·低氧压熔结涂层的组织分析 | 第40-42页 |
·熔结时间对低氧压熔结Al-Si涂层组织的影响 | 第42-43页 |
·低氧压熔结Al-Si涂层的熔结机制 | 第43-47页 |
·低氧压熔结铝硅合金粉制备Al-Si涂层 | 第47-59页 |
·熔结时间对涂层组织的影响 | 第47-51页 |
·熔结温度对涂层组织的影响 | 第51-53页 |
·初始Al-Si合金粉末中Si含量对涂层组织的影响 | 第53-59页 |
·低氧压熔结Al-Si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 第59-72页 |
·低氧压熔结铝粉和硅粉制备Al-Si涂层的抗氧化性能 | 第59-64页 |
·熔结时间对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59-64页 |
·Al-Si合金粉末制备低氧压熔结Al-Si涂层的抗氧化性能 | 第64-72页 |
·熔结时间对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64-67页 |
·熔结温度对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初始粉末中的Si含量对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四章 钛合金表面低氧压熔结Ti_3SiC_2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 | 第74-93页 |
·前言 | 第74-75页 |
·低氧压熔结Ti_3SiC_2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的组织分析 | 第75-78页 |
·低氧压熔结Ti_3SiC_2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的熔结机制 | 第78-83页 |
·低氧压熔结Ti_3SiC_2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的性能分析 | 第83-91页 |
·低氧压熔结Ti_3SiC_2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的耐磨损性能分析 | 第83-87页 |
·低氧压熔结Ti_3SiC_2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分析 | 第87-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05-106页 |
摘要 | 第106-109页 |
Abstract | 第109-113页 |
导师简介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