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其他特种性质合金论文

铜替代镍对AB5型贮氢合金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Ni/MH电池的发展历史第8-9页
   ·Ni/MH电池的工作原理第9-11页
   ·贮氢合金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AB_5型稀土系贮氢电极合金第11-12页
     ·AB_2型Laves相贮氢电极合金第12页
     ·AB/A_2B型贮氢电极合金第12-13页
     ·V基固溶体型贮氢电极合金第13页
     ·非AB_5型稀土系贮氢电极合金第13-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31页
   ·实用金属贮氢材料的特征第15-16页
   ·AB_5型稀土系贮氢合金第16-18页
     ·AB_5型贮氢合金晶体结构第16-17页
     ·AB_5型贮氢合金的气态贮氢性能第17-18页
   ·合金成分的优化设计第18-25页
     ·A侧优化第18-21页
     ·B侧优化第21-25页
   ·合金的制备工艺第25-27页
     ·常规熔炼方法第25-26页
     ·机械合金化第26页
     ·还原扩散法第26页
     ·共沉淀还原法第26-27页
     ·氢化燃烧合成法第27页
   ·退火处理对合金微结构和贮氢性能的影响第27-28页
   ·非化学计量比对贮氢合金性能的影晌第28-30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30-31页
第三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第31-39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1-32页
   ·合金的制备第32页
   ·合金的热处理参数第32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第32-35页
     ·电化学测试装置第32-33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3-35页
   ·电化学方法测试P-C-T曲线第35-37页
     ·电化学方法测试P-C-T曲线的原理第35-36页
     ·电化学方法测定P-C-T曲线第36-37页
   ·XRD分析第37-39页
     ·LaNi_5的标准XRD图谱及其衍射线参数第37-38页
     ·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的计算第38-39页
第四章 Cu替代Ni对AB_5贮氢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9-54页
   ·Cu添加量对MlNi_(4.0-x)Co_(0.4)Mn_(0.3)Al_(0.3)Cu_x贮氢合金相结构的影响第39-44页
   ·Cu不同含量对贮氢合金P-C-T曲线的影响第44页
   ·MlNi_(4 0-x)Co_(0.4)Mn_(0.3)Al_(0.3)Cu_x贮氢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第44-48页
     ·活化性能和最大放电容量第44-46页
     ·放电电压特性第46-47页
     ·循环性能第47-48页
   ·MlNi_(4.0-x)Co_(0.4)Mn_(0.3)Al_(0.3)Cu_x贮氢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第48-52页
     ·高倍率放电性能第48页
     ·电化学反应阻抗谱第48-49页
     ·线性极化第49-50页
     ·阳极极化第50-51页
     ·氢原子扩散系数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热处理对贮氢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4-67页
   ·热处理后合金电极的PCT曲线第54-55页
   ·热处理MlNi_(4.0-x)Co_(0.4)Mn_(0.3)Al_(0.3)CU_x贮氢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第55-60页
     ·活化性能和最大放电容量第55-56页
     ·循环稳定性能第56-60页
   ·热处理MlNi_(4.0-x)Co_(0.4)Mn_(0.3)Al_(0.3)CU_x贮氢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第60-65页
     ·高倍率放电性能第60-61页
     ·电化学反应阻抗与交换电流密度第61-63页
     ·极限电流密度与氢的扩散系数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素替代对Zr基AB2型贮氢合金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超声振动系统性能分析及铝合金超声铸造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