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空气调节机械与设备论文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主要符号表第10-12页
1 绪论第12-21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低温空气源热泵技术研究现状第13-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课题的提出第17-20页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样机及实验系统设计第21-45页
   ·低温压缩机的选型第21-22页
   ·室外换热器设计选型计算第22-28页
     ·夏季制冷设计工况及循环工作参数的确定第22-23页
     ·单级制冷循环热力计算第23-24页
     ·风冷翅片管式冷凝器设计计算第24-28页
   ·水侧换热器设计选型计算第28-33页
     ·单级制热循环热力计算第29-30页
     ·板式冷凝器设计计算第30-33页
   ·节流装置设计选型计算第33-34页
   ·管路及辅助设备的设计和选用第34-36页
   ·高温级热泵系统的选型设计第36-39页
     ·双级复叠制热循环热力计算第36-37页
     ·高温压缩机选型第37-38页
     ·冷凝蒸发器的选型第38页
     ·水侧换热器的选型第38页
     ·其他设备的设计和选用第38-39页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样机实验测试系统第39-44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第39-40页
     ·实验测试系统的构成第40-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3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实验测试第45-53页
   ·热泵机组单级制热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第45-48页
     ·单级制热模式压缩机运行参数的变化规律第45-47页
     ·单级制热模式下热泵机组的制热特性的变化规律第47-48页
   ·热泵机组双级复叠制热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第48-51页
     ·双级复叠制热模式下压缩机运行参数的变化规律第48-49页
     ·双级复叠制热模式下热泵机组制热特性的变化规律第49-50页
     ·双级复叠制热运行时冷凝蒸发器匹配性分析第50-51页
   ·单、双级制热模式切换运行条件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仿真模型的建立及验证第53-81页
   ·涡旋压缩机数学模型第53-55页
   ·板式换热器数学模型第55-61页
     ·板式冷凝器数学模型第56-58页
     ·板式冷凝蒸发器数学模型第58-61页
   ·翅片管式换热器数学模型第61-66页
     ·制冷剂侧换热方程第62-63页
     ·制冷剂侧压降方程第63页
     ·空气侧换热方程第63-66页
   ·热力膨胀阀数学模型第66页
   ·换热流体热力性质及物性参数的计算模型第66-73页
     ·制冷剂R22热力性质及迁移特性的计算第67-70页
     ·湿空气热物性计算第70-73页
     ·水热物性计算第73页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模型第73-76页
     ·单级制热运行时系统稳态仿真算法第74页
     ·双级复叠制热运行时系统稳态仿真算法第74-76页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系统仿真模型的验证第76-79页
     ·单级制热系统模型验证第76-77页
     ·双级复叠制热系统模型验证第77-79页
     ·模型误差分析第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5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优化探讨第81-87页
   ·单、双级切换温度的优化第81-83页
   ·冷凝蒸发器换热面积的优化分析第83-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楼宇热电冷植四联产全能量综合利用研究
下一篇:夏热冬冷地区新风能耗特性及其处理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