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虚拟技术和虚拟实践研究意义与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第二章 征途网络游戏虚拟现实实践感性认识 | 第12-32页 |
第一节 征途网络游戏实践 | 第13-27页 |
一、角色的形象和地位 | 第13-15页 |
二、征途网络游戏的社会系统和任务系统 | 第15-16页 |
三、征途游戏的装备系统 | 第16-23页 |
四、征途游戏技能系统 | 第23-27页 |
第二节 征途游戏PK操作技术研究 | 第27-32页 |
一、PK要素总结 | 第28-29页 |
二、征途游戏PK攻略 | 第29-32页 |
第三章 虚拟现实实践研究 | 第32-42页 |
第一节 虚拟实践崛起的社会条件、理论渊源和技术支持 | 第33-38页 |
一、虚拟现实实践的技术人类学基础 | 第33-35页 |
二、虚拟现实的数学渊源 | 第35-36页 |
三、虚拟现实实践产生的技术支持 | 第36-37页 |
四、虚拟现实实践的哲学基础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虚拟现实实践活动的主客体研究 | 第38-42页 |
一、虚拟现实实践主客体基本特征 | 第38-39页 |
二、征途网络游戏虚拟现实实践主客体虚拟性的相对性研究 | 第39-40页 |
三、征途网络游戏虚拟现实实践中的双向对象化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虚拟现实实践的现实意义 | 第42-46页 |
一、虚拟现实实践带来了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飞跃 | 第42页 |
二、虚拟实践以新的交往方式丰富了社会关系 | 第42-43页 |
三、虚拟技术形成虚拟思维方式 | 第43-44页 |
四、虚拟现实实践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 | 第44页 |
五、虚拟现实实践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 | 第44-46页 |
第五章 虚拟现实实践发展的发展前景展望和建议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