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页 |
·晶界设计与控制 | 第11-13页 |
·晶界 | 第11-12页 |
·晶界工程 | 第12-13页 |
·晶界工程的分类 | 第13-16页 |
·基于退火孪晶的晶界工程 | 第13-16页 |
·基于织构的晶界工程 | 第16页 |
·基于原位自协调的晶界工程 | 第16页 |
·基于合金化改善晶界特征的晶界工程 | 第16页 |
·晶界设计 | 第16-19页 |
·晶界设计的实现方法 | 第16-17页 |
·GBCD优化的判据 | 第17-18页 |
·晶界特征分布的测定 | 第18-19页 |
·晶界工程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304不锈钢 | 第19页 |
·镍及镍基合金 | 第19-20页 |
·铜及铜合金 | 第20页 |
·铝及铝基合金 | 第20-21页 |
·铅基合金 | 第21页 |
·两种变形方式的比较 | 第21-24页 |
·轧制变形 | 第21-22页 |
·ECAP变形 | 第22-24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过程和方法 | 第25-33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实验过程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固溶处理 | 第26页 |
·ECAP变形 | 第26页 |
·冷轧变形 | 第26-27页 |
·热处理 | 第27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7-33页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27页 |
·金相观察 | 第27-28页 |
·腐蚀实验 | 第28页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28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28-31页 |
·EBSD测试 | 第31-33页 |
第三章 ECAP和大变形量冷轧对纯铜的影响 | 第33-46页 |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机制 | 第33页 |
·原材料的组织和晶界特征分布分析 | 第33-35页 |
·ECAP对纯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35-39页 |
·ECAP对纯铜组织的影响 | 第35-36页 |
·ECAP对纯铜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ECAP对纯铜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冷轧对纯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39-42页 |
·冷轧对纯铜组织的影响 | 第39-40页 |
·冷轧对纯铜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冷轧对纯铜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ECAP和冷轧对纯铜腐蚀性能影响的对比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退火处理对ECAP和冷轧变形纯铜的影响 | 第46-61页 |
·冷变形金属的再结晶 | 第46-47页 |
·ECAP+540℃退火处理对纯铜的影响 | 第47-50页 |
·ECAP+540℃退火处理对纯铜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7页 |
·ECAP+540℃退火处理对纯铜组织的影响 | 第47-48页 |
·ECAP+540℃退火处理对纯铜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 | 第48-50页 |
·ECAP+860℃退火处理 | 第50-54页 |
·ECAP+860℃退火处理对纯铜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50页 |
·ECAP+860℃退火处理对纯铜组织的影响 | 第50-51页 |
·ECAP+860℃退火处理对纯铜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 | 第51-54页 |
·冷轧变形+860℃退火处理对纯铜的影响 | 第54-57页 |
·冷轧+860℃退火对纯铜抗腐蚀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 第54-55页 |
·冷轧+860℃退火对纯铜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 | 第55-57页 |
·ECAP和冷轧纯铜热处理后腐蚀结果对比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