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旅客运输论文--旅客运输组织与管理论文

高速线与既有线运输组织协调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2-15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选题意义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5-17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5-16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6-17页
   ·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框架第17-20页
第二章 国内外客运组织现状分析第20-34页
   ·既有线提速概况分析第20-25页
     ·列车速度分类及我国列车提速过程第20-23页
     ·提速效益分析及价值发现第23-25页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概况第25-31页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状况第25-29页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第29-31页
   ·两线运输组织特点比较第31-34页
     ·既有线运输组织特点分析第31-32页
     ·既有线与高速线运输组织特点对比分析第32-34页
第三章 高速线与既有线运输组织协调模式及分工方案第34-72页
   ·高速线运输需求分析第34-49页
     ·需求理论概述第34-36页
     ·京沪通道客运量预测分析第36-44页
     ·断面客流量的计算第44-49页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分析第49-72页
     ·客流种类划分及其担当列车分析第49-52页
     ·既有线运能分阶段释放方案第52-54页
     ·京沪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选择及分工方案第54-58页
     ·既有线运能分析及两线客流比例的初步确定第58-72页
第四章 合理分工下两线能力利用率分析第72-93页
   ·既有线运能利用率分析第72-87页
   ·高速线运能利用率分析第87-93页
第五章 高速线与既有线开行方案协调第93-112页
   ·确定开行方案的要素第93-95页
   ·过程分析第95-98页
   ·开行方案第98-109页
   ·能力利用率分析及方案评价第109-11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2-115页
   ·主要工作和结论第112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2-115页
     ·分工方案问题第112-113页
     ·能力利用率和方案协调问题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19页
附录第119-127页
个人简历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研究
下一篇:家电行业的资本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