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特用阔叶树类论文--漆树论文

漆树种质资源遗传学评价—基于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和AFLP分子标记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0页
 第一节 漆树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第12-17页
  1. 漆树品种与资源第12-15页
   ·漆树资源第12-14页
     ·漆树的水平分布第12-13页
     ·漆树的垂直分布第13页
     ·漆树分布区的气候特征第13-14页
   ·漆树品种的分类和选优第14-15页
  2. 漆树的形态解剖学研究第15-17页
   ·叶的结构第15-16页
   ·花的形态结构第16页
   ·乳汁道的发生、发育及生漆的产生、转运与贮存第16-17页
 第二节 植物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第17-27页
  1. 概述第17页
  2. 形态学标记第17-18页
  3. 细胞学标记第18-19页
  4. 生化标记第19-20页
  5. 分子标记第20-27页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第20-21页
   ·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第21页
   ·简单重复序列(SSR)第21-22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第22-27页
     ·基本反应程序第22-23页
     ·AFLP技术的特点第23页
     ·AFLP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23-27页
       ·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第23-24页
       ·遗传图谱构建第24页
       ·品种鉴定和指纹图谱构建第24-25页
       ·基因定位与克隆第25页
       ·QTL定位第25-26页
       ·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第26页
       ·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其它第26-27页
 第三节 漆树种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9-30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30-36页
 第一节 研究材料第30-32页
  1. 形态学标记研究材料第30页
  2. 形态解剖学研究材料第30页
  3. AFLP分子标记研究材料第30-32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32-36页
  1. 植物形态学分析方法第32页
  2. 植物解剖学方法第32页
  3. AFLP分子标记方法第32-34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2-33页
   ·AFLP分析第33-34页
  4. 数据处理第34-36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第36-59页
 第一节 漆树外部形态学研究第36-45页
  1. 漆树样本间叶片和花外部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第36页
  2. 漆树样本间叶片和花外部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第36-37页
  3. 样本的叶子和花外部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第37-45页
 第二节 解剖学实验结果第45-53页
  1. 不同样本乳汁道的结构分析第45-46页
   ·茎次生结构中乳汁道第45页
   ·叶片中的乳汁道第45-46页
  2. 不同漆树样本树皮和叶片结构差异的统计分析第46-53页
   ·样本间树皮和叶片解剖学性状的变异系数第46页
   ·样本间树皮和叶片解剖学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第46-47页
   ·漆树树皮和叶片解剖学性状的聚类分析第47-53页
 第三节 AFLP实验结果第53-59页
  1. AFLP的扩增结果指纹图谱第53页
  2. 不同引物组合的多态性分析第53页
  3. 相似性分析第53页
  4. 聚类分析第53-59页
第四章 讨论第59-66页
 1. 漆树形态学研究第59-60页
 2. 漆树形态解剖学研究第60-62页
 3. 漆树AFLP分子标记研究第62-63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62-63页
   ·AFLP技术用于漆树鉴别第63页
 4. 比较漆树形态学、解剖学和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第63-64页
 5.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图版说明第74-77页
Explanation of plates第77-81页
图版第81-87页
致谢第87-88页
附录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白山红桦林自然更新障碍及种子萌发生理的研究
下一篇:药用黄芩结构和黄酮类化合物及黄芩苷积累动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