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近代华商股市的监管结构:演变轨迹及其政治根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1章 引言第13-3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7页
   ·中国近代股市监管制度的独特结构第17-23页
     ·股票市场治理的最优结构第17-20页
     ·近代股市监管体系对最优结构的背离第20-23页
   ·什么因素塑造了一国股市的监管结构:传统答案第23-28页
     ·社会传统与意识形态第23-25页
     ·重大事件与危机冲击第25-26页
     ·西学东渐与国际学习第26-28页
   ·股市利益集团与集权政府:有关股市监管结构的政治学第28-31页
   ·本文的研究范围、方法与篇章结构第31-36页
     ·研究涉及的历史时期第31页
     ·研究涉及的空间地域第31-32页
     ·历史研究方法论第32-34页
     ·本文的篇章结构第34-36页
第2章 理论框架与文献渊源第36-63页
   ·基本分析框架第36-38页
   ·监管制度文本与支持性利益集团第38-41页
     ·有效制度体系的两个核心要素第38-40页
     ·股市制度结构的建设思路第40-41页
   ·股市发展与支持性利益集团的形成第41-43页
   ·股市利益集团和集权政府的冲突第43-47页
     ·集权政府具有控制股市的天然倾向第43-46页
     ·股市利益集团对集权政府的抵制第46-47页
   ·集权政府对股市利益集团的压制第47-53页
     ·集权政府的核心利益第47-49页
     ·中国封建帝国控制工商业的历史传统第49-51页
     ·利益集团的衰落与近代政府主导型股市监管结构的形成第51-53页
   ·政府主导型监管结构与股市发展第53-57页
     ·良好市场利益集团的缺失第54页
     ·信息披露制度无法建立第54-56页
     ·法庭诉讼执行效果较差第56-57页
   ·本文理论的文献渊源第57-63页
     ·本文理论与经济社会学经典文献的关联第57-59页
     ·本文理论与其他研究近代股市文献的关系第59-63页
第3章 近代华商股市的曲折发展历程第63-88页
   ·引言第63-64页
   ·动荡不安的近代环境与股市发展第64-65页
   ·中国近代金融体系与股市第65-71页
     ·近代金融体系特征第65-67页
     ·近代股市发展概况第67-71页
   ·近代华商股市发展简史第71-75页
   ·上市公司类型与质量第75-76页
   ·投资者特征与股票类型第76-80页
     ·近代股市的投资者第76-78页
     ·近代主要的股票类型第78-80页
   ·股票发行与交易的演变第80-88页
     ·股票发行方式第80-82页
     ·股票交易形式第82-88页
第4章 近代华商股市监管结构的总体演变第88-104页
   ·监管制度结构分析的总体框架第88-90页
   ·近代股票市场的自律及衰落第90-92页
   ·股市专门立法及其执行第92-98页
     ·监管立法第92-97页
     ·实际执法第97-98页
   ·股市行政监管机构的出现与演变第98-100页
   ·政府对交易所的控制第100-101页
   ·应对股市危机第101-104页
第5章 晚清政府与股票市场第104-134页
   ·引言第104-105页
   ·晚清财政匮乏与官营工业的萎缩第105-108页
   ·民间资本的传统投向第108-109页
   ·官督商办企业的股票发行与监管第109-115页
     ·官督商办模式的演变第109-114页
     ·晚清政府对股票发行的监管第114-115页
   ·政府对民间资本的逐步接受:以张之洞的思想转变为例第115-116页
   ·股票市场支持性利益团体的形成与发展第116-120页
     ·清末商办铁路的案例第116-118页
     ·商人团体的兴起第118-119页
     ·财经新闻媒体的推动第119-120页
   ·晚清《公司律》的颁布与效果第120-123页
   ·自发的股票交易市场第123-125页
   ·晚清政府对股市崩溃的反应第125-134页
     ·1883 年的股市大风潮第126-129页
     ·1910 年的股市大崩溃第129-134页
第6章 北洋政府与股票市场第134-163页
   ·引言第134-135页
   ·股市法制建设的进展第135-141页
     ·股票发行立法第136-139页
     ·股票交易立法第139页
     ·实际执法第139-141页
   ·行政权力在股市的强化第141-142页
   ·股票市场对行政权力扩张的抵制第142-149页
     ·国有企业中的商股与官股冲突第143-146页
     ·行业自律组织对政府干预的抵制第146-149页
   ·两大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与自律第149-153页
     ·交易所成立以前的股市第149-150页
     ·两大交易所的成立第150-151页
     ·经纪业务与投机第151-153页
   ·1921 年的信交风潮第153-163页
     ·投机泡沫的膨胀第153-155页
     ·交易所行业自律机制的缺失第155-156页
     ·银行与钱庄行业的自律机制第156-158页
     ·北洋政府权威在哪里第158-161页
     ·危机的后果第161-163页
第7章 国民党政府与股票市场第163-200页
   ·引言第163-164页
   ·国民政府对企业股权的控制第164-182页
     ·意识形态因素第165-166页
     ·控制企业的工具第166页
     ·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觊觎与控制第166-171页
     ·金融中介机构的国有化与官僚资本控制第171-173页
     ·股票发行市场扩张的障碍第173-176页
     ·萎靡不振的股票二级交易市场第176-177页
     ·两大证券交易所的合并第177-178页
     ·政府加强交易所管理的有关措施第178-180页
     ·证券行业组织与政府的博弈第180-182页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股市的兴盛与自律管理第182-186页
     ·股票发行的兴盛与自由交易的股市第182-183页
     ·股票市场的自律组织与自我管理第183-185页
     ·汪伪华商证券交易所的开业与管理第185-186页
   ·抗战胜利后工商业畸形发展与股市投机第186-193页
     ·国营企业的兴盛与民族工商业的衰落第186-187页
     ·国有公司的私有化与股票发行第187-189页
     ·华商证券交易所的国有化改组与投机活动第189-192页
     ·交易所自律与政府行政监管第192-193页
   ·股市法制的细腻化与市场主体的行政化第193-196页
   ·解释国民党政府时期股市监管制度的演变第196-200页
第8章 从近代到现代股市监管:纵向比较第200-212页
   ·中国近代股市监管演变的总体特征第200-201页
   ·从近代到现代股市监管:一点扩展第201-212页
     ·国民党政府对股市的监管及其逆转第202-205页
     ·共产党政府对股市的利用与政策调整第205-212页
第9章 国际视野中的近代股市监管:横向比较第212-228页
   ·引言第212-214页
   ·欧美股票市场的早期发展第214-218页
     ·荷兰股票市场的兴衰第214-215页
     ·法国不发达的股票市场第215-217页
     ·美国股市的早期发展第217-218页
   ·亚洲股市的近代发展第218-222页
     ·日本股市的早期历史第218-220页
     ·香港股市的早年第220-221页
     ·印度股市的诞生第221-222页
   ·中国近代股市监管史与其他国家的相似性第222-223页
   ·中国对西方世界的学习与模仿第223-224页
   ·中国近代股市监管模式与西方世界的不同第224-226页
   ·解释中国股市监管制度在西化过程中的变异第226-228页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228-239页
   ·结论性评论第228-233页
     ·区分制度文本与文本背后的支持性利益集团至关重要第230-231页
     ·理解股市支持性利益集团与集权政府共生之艰难第231-232页
     ·解释有限学习与周期放权的历史过程第232-233页
   ·政策启示第233-237页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第233-234页
     ·近代股市监管史的两点启示第234-237页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第237-239页
参考文献第239-252页
致谢第252-253页
附录A 中国近代与现代朝代纪元表第253-254页
附录B 上海租界的地域与历史第254-258页
附录C 近代上海的外商和华商股票交易市场简史第258-262页
附录D 近代上海华商股票市场大事记第262-27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70页

论文共2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表面增强拉曼探针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股票市场融资摩擦与公司资本结构:模型、模拟与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