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引言 | 第10页 |
·矮塔斜拉桥的起源及其界定 | 第10-13页 |
·矮塔斜拉桥的起源 | 第10-12页 |
·矮塔斜拉桥的界定 | 第12-13页 |
·矮塔斜拉桥在国内外的发展 | 第13-16页 |
·矮塔斜拉桥在国外的发展 | 第13-15页 |
·矮塔斜拉桥在国内的发展 | 第15-16页 |
·矮塔斜拉桥的分类与构造特点 | 第16-17页 |
·矮塔斜拉桥的分类 | 第16-17页 |
·矮塔斜拉桥的构造特点 | 第17页 |
·工程背景介绍 | 第17-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矮塔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31页 |
·有限元基本理论及软件介绍 | 第21-22页 |
·有限元介绍 | 第21页 |
·MIDAS/CIVIL 软件介绍 | 第21-22页 |
·桥梁各类构件的模拟 | 第22-25页 |
·主梁的模拟 | 第22-24页 |
·塔、墩、基础的模拟 | 第24页 |
·斜拉索的模拟 | 第24-25页 |
·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25-27页 |
·塔墩梁固结的模拟 | 第25页 |
·斜拉索与主塔及主梁连接的模拟 | 第25-26页 |
·承台与墩身及桩基连接的模拟 | 第26页 |
·支撑边界的模拟 | 第26-27页 |
·其他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27页 |
·混凝土时间依存性的模拟 | 第27-28页 |
·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 第27页 |
·混凝土收缩的模拟 | 第27-28页 |
·混凝土徐变的模拟 | 第28页 |
·全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计算误差分析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合龙顶推力的计算分析 | 第31-46页 |
·施工阶段的划分与模拟 | 第31-32页 |
·合龙顶推力计算 | 第32-39页 |
·合龙顶推力的推导 | 第32-38页 |
·高温合龙时顶推力的修正 | 第38-39页 |
·次中跨合龙不平衡配重的计算 | 第39-40页 |
·设置不平衡配重的原因 | 第39-40页 |
·不平衡配重的计算 | 第40页 |
·按推荐合龙顶推力施工对应的成桥状态 | 第40-45页 |
·成桥位移计算分析 | 第40-41页 |
·成桥应力计算分析 | 第4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合龙顶推施工过程分析 | 第46-54页 |
·顶推合龙施工过程介绍 | 第46-47页 |
·次中跨顶推合龙计算分析 | 第47-49页 |
·塔顶位移分析 | 第47页 |
·主梁应力分析 | 第47-49页 |
·墩身应力分析 | 第49页 |
·中跨顶推合龙计算分析 | 第49-52页 |
·塔顶位移分析 | 第49-50页 |
·主梁应力分析 | 第50-52页 |
·墩身应力分析 | 第52页 |
·顶推位移不同步问题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斜拉索索力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4-61页 |
·参数敏感分析的方法 | 第54页 |
·索力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 第54-56页 |
·索力变化对跨中竖向位移的影响 | 第54-55页 |
·索力变化对主梁应力的影响 | 第55-56页 |
·预应力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 第56-57页 |
·预应力变化对跨中竖向位移的影响 | 第56页 |
·预应力变化对主梁应力的影响 | 第56-57页 |
·索力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7-59页 |
·索力变化对跨中竖向位移敏感性分析 | 第57-58页 |
·索力变化对主梁应力敏感性分析 | 第58-59页 |
·参数敏感性差异的分析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平行钢绞线斜拉索索力误差分析与张拉方案优化 | 第61-68页 |
·西江桥钢绞线张拉模拟计算方法 | 第61-62页 |
·逆推法计算钢绞线索力及其误差分析 | 第62-64页 |
·逆推法计算钢绞线索力原理 | 第62-63页 |
·采用逆推法计算钢绞线索力结果及其误差分析 | 第63-64页 |
·分批张拉法及其误差分析 | 第64-66页 |
·分批张拉法原理 | 第64-65页 |
·张拉批次的设置与误差分析 | 第65-66页 |
·张拉方案优化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