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安全科学论文--安全工程论文

石油化工过程HAZOP专家系统与集成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4页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31页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第17-20页
     ·HAZOP的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第20-21页
     ·前人的研究成果第21-29页
       ·基于SDG的方法第21-26页
       ·其他自动化HAZOP方法的尝试第26-29页
       ·小结第29页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研究开发内容第31-34页
     ·新的模型方法第31页
     ·与其他软件的集成第31-32页
     ·技术方案(技术路线、技术措施)第32-34页
第二章 分层有向图(LDG)模型第34-58页
   ·符号有向图(SDG)模型简介第34-37页
     ·SDG模型的构成第34-35页
     ·SDG的优点及不足第35-37页
   ·LDG模型第37-40页
   ·LDG模型的连接第40-44页
     ·偏差映射表(Deviation Map,简称为DMap)第40-41页
     ·偏差镜像节点(Deviation Image Node,简称为DIN)第41-42页
     ·端口第42-43页
     ·推理配置第43-44页
   ·LDG模型的建模第44-45页
   ·LDG模型的存储第45-51页
     ·模型的数据库表示第45-49页
     ·模型库及模型继承第49-51页
   ·条件的表达第51-57页
     ·偏差触发因素的组合第52-54页
     ·偏差后果的条件第54-56页
     ·两种条件的转换第56-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三章 基于LDG模型的推理机第58-92页
   ·LDG推理机的构成第58-59页
   ·LDG模型的基本推理方法第59-66页
     ·图的搜索与LDG模型第59-63页
     ·正向推理与反向推理第63-64页
     ·跨模型推理第64-65页
     ·推理结果的整理第65-66页
   ·条件推理算法模块第66-70页
     ·有条件正向推理第66-67页
     ·正向推理的算法第67-68页
     ·结果排序因子P的计算第68-69页
     ·有条件反向推理第69-70页
   ·注释标签的处理算法模块第70-71页
   ·涉及物料属性,设备数据与操作参数的算法模块第71-75页
     ·物料属性、设备数据、操作数据第72-73页
     ·物料属性、设备参数与操作参数的应用第73-75页
     ·泄漏检测第75页
   ·对应仪表、控制回路、安全装置的算法模块第75-76页
   ·推理机设计中的其他问题第76-78页
     ·推理级数限制第76-77页
     ·结论模糊问题第77-78页
     ·核心推理算法与各个算法模块的作用列表第78页
   ·推理机推理实例第78-91页
     ·推理机性能测试第78-82页
     ·加氢裂化工艺流程片段HAZOP分析第82-91页
   ·小结第91-92页
第四章 系统集成第92-122页
   ·LDG模型与CAD/CAM集成系统框架第92-95页
     ·集成的目标第92-93页
     ·集成系统框架第93-95页
   ·CAD软件Intergraph SmartPlant P&ID介绍第95-102页
     ·SmartPlant简介第95-96页
     ·SmartPlant的数据结构第96-100页
       ·数据结构和层次第96-98页
       ·Modelltem族第98页
       ·Representation族第98-99页
       ·其他数据Class第99-100页
     ·数据访问方法及"程序接口"模块的实现第100-102页
   ·数据读取/缓存模块第102-108页
     ·读取设备信息,以及设备属性、工作参数第103-105页
     ·读取设备连接和物料、仪表数据第105-108页
   ·"标准化"模块第108-110页
   ·"接口"模块第110-111页
   ·"推理配置生成组件"模块第111-113页
     ·模型匹配第112页
     ·模型连接第112页
     ·仪表、装置的处理第112-113页
   ·LDG原型专家系统的应用实例第113-120页
     ·流程简介和对应的LDG模型第113-114页
     ·使用P&ID辅助的自动HAZOP分析第114-120页
   ·小结第120-122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122-126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122-124页
   ·研究工作展望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2页
致谢第132-134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4-136页
作者简介第136页
导师简介第136-137页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137-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污染物手性异构体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布管扩胀法成型双向自增强塑料管材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