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信道编码概述 | 第9-10页 |
·信道编码盲识别问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信道编码盲识别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 | 第11-12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 第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信道编码基础知识 | 第13-21页 |
·信道编码概述 | 第13-14页 |
·线性分组码 | 第14-15页 |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线性分组码基本性质 | 第15页 |
·编码的可识别性 | 第15页 |
·卷积码 | 第15-20页 |
·卷积码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卷积码的参数 | 第16页 |
·卷积码的编码器 | 第16-17页 |
·卷积码的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 | 第17-19页 |
·卷积码的数学描述 | 第19-20页 |
·卷积码基本性质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无误码条件下的[n,k]系统线性分组码盲识别 | 第21-30页 |
·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1-22页 |
·问题的描述 | 第21页 |
·需要识别的参数 | 第21-22页 |
·无误码条件下的系统线性分组码盲识别研究 | 第22页 |
·条件1:假设码长n 和码字起点a 已知,求生成矩阵G | 第22-24页 |
·条件2:假设码长n 已知,码字起点a 未知,求生成矩阵G | 第24-27页 |
·建立识别矩阵模型I | 第24页 |
·分析识别矩阵模型I | 第24-26页 |
·实验仿真 | 第26-27页 |
·条件3:假设码长n 未知,码字起点a 未知,求生成矩阵G | 第27-29页 |
·最小公倍数法建立数据识别矩阵模型II | 第27页 |
·分析数据识别矩阵模型II | 第27-2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无误码条件下的系统卷积码盲识别 | 第30-37页 |
·系统线性分组码和卷积码的数学关系 | 第30-32页 |
·生成矩阵区别 | 第30-31页 |
·编码过程数学描述 | 第31页 |
·随机统计意义上的区别 | 第31-32页 |
·无误码条件下的系统卷积码盲识别 | 第32-36页 |
·系统卷积码需要盲识别的参数 | 第32-33页 |
·建立用于卷积码的盲识别矩阵模型III | 第33页 |
·分析数据识别矩阵模型III | 第33-35页 |
·仿真实验:2/4 系统卷积码盲识别 | 第35-36页 |
·当n 估值错误时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无误码条件下的非系统码盲识别 | 第37-46页 |
·非系统码基本概念和性质 | 第37-38页 |
·无误码条件下的非系统卷积码盲识别 | 第38-40页 |
·实验仿真 | 第38-40页 |
·1/n 非系统卷积码盲识别 | 第40-45页 |
·1/2 卷积码盲识别 | 第40-42页 |
·仿真实验:1/2 卷积码盲识别 | 第42-43页 |
·1/n 卷积码盲识别 | 第43页 |
·仿真实验:1/4 卷积码盲识别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误码条件下的信道编码盲识别 | 第46-52页 |
·高误码率条件对信道编码盲识别的影响 | 第46-47页 |
·误码主要影响 | 第46页 |
·主要对策 | 第46-47页 |
·误码条件下线性分组码盲识别的仿真 | 第47-49页 |
·误码条件下卷积码盲识别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七章 总结和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信道编码盲识别的研究方法总结 | 第52页 |
·信道编码盲识别的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