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及其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序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诉权分析 | 第9-20页 |
第一节 民事诉权一般认识 | 第9-11页 |
一、有关诉权理论概述 | 第9-10页 |
二、诉权的性质 | 第10页 |
三、民事诉权要件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诉权分析 | 第11-16页 |
一、确认不侵权之诉的原告享有诉权 | 第12-14页 |
二、有关观点评述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性质 | 第16-20页 |
一、确认之诉一般理论与实践 | 第16-18页 |
二、确认不侵权之诉属于确认之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制度价值 | 第20-26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诉讼原因探析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制度价值 | 第22-26页 |
一、均衡保护权利人与相对人利益 | 第23页 |
二、预防、减少纠纷发生 | 第23-24页 |
三、反向规制与起诉催告功能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有关国家和地区相关制度与借鉴 | 第26-31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的确认之诉 | 第26-27页 |
二、普通法系国家的宣告式判决 | 第27-28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 | 第28-29页 |
四、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受理 | 第31-45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受理条件 | 第31-39页 |
一、起诉条件、受理条件与审查起诉 | 第31-32页 |
二、[2001]民三他字第4 号批复与受理条件 | 第32-33页 |
三、确认不侵权之诉的受理条件 | 第33-39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受案范围 | 第39-41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管辖规则 | 第41-45页 |
第五章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审判 | 第45-59页 |
第一节 诉的吸收、合并与反诉 | 第45-49页 |
一、关于诉的吸收与合并 | 第45-47页 |
二、关于反诉 | 第47-49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中的证明责任 | 第49-52页 |
一、举证责任分配的涵义及一般规定 | 第49-50页 |
二、确认不侵权之诉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 第50-52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审理 | 第52-54页 |
一、确认不侵权之诉审理的一般思路 | 第52-53页 |
二、确认不侵权之诉能否缺席审理 | 第53页 |
三、确认不侵权之诉能否调解或和解 | 第53-54页 |
第四节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判决与既判力 | 第54-59页 |
一、确认不侵权之诉的判决 | 第54-56页 |
二、确认不侵权之诉判决的既判力 | 第56-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